明朝第一弄臣第267章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2/3)

文/鲈州鱼
明朝第一弄臣 | 本章字数:1904   | 明朝第一弄臣txt下载 | 明朝第一弄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快穿之锦绣荣华诡异入侵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我在玄幻世界冒充天机神算绝代神主我真是族长鬼神卖花
怜悯都没有,满心都是欢喜。可不是么,看谢迁的模样,一时半刻应该是起不来了,等他起来了,西苑这里也应该建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他还敢来这里堵朕?

是以才有了他刚刚这句话,其中多半是幸灾乐祸,小半也不无挑衅的意思:西苑这里很可怕喔,你敢来,朕就敢收拾你!

旁人却不知道正德的心思,闻言又是在心里一阵惊叹,果然是那啥了……皇上是真狠啊,谢大学士这么老的,他都不肯放过,还说要等着人家再来?看谢大学士如今这副模样,他还敢来才怪呢?

甭管心里转些什么念头,皇上既然吩咐了,谷大用却是不敢怠慢的,他连忙招呼了几个健壮的宦官,又让人抬了一架软舆,把谢迁抬了上去。

“陛下……老臣……”威仪扫地,又被正德嘲讽挑衅,谢迁自然是不甘心的,被抬上软舆之前,老头又是挣扎了一番,只不过最终还是没能重现往日的英姿。

当然了,受了这样的一番惊吓,要不是他身体一向不错,没有心脏病等隐疾,没准儿就死在里面了都未可知,哪还能有啥力气?

要知道,就算是后世的鬼怪屋,一般也不会让年纪太大或者身体不好的人入内的,何况是在明朝?又是谢宏这个手艺跟坏心眼成正比的人精心设计的鬼怪屋,里面的东西那叫一个形象,那叫一个逼真……

谢迁带着满腔的愤懑和不甘,掩面被人抬走了,留下的是众人的一片唏嘘。

当然,作为探险行动的胜利者,朱厚照同学却是兴高采烈的,他转头四顾,没看见谢宏,于是问道:“大哥在何处?”

谷大用指指小黑屋,答道:“谢大人也进去了,和他一起的还有……”

“这样啊?对了,朕还有事要跟大哥商量呢,朕进去找他,你们在外面等着吧。”正德只听了半句话,就一拍脑袋,象是想起了什么,然后一扭身,就又冲进小黑屋去了。

“万岁爷,永福殿下也在里面呢……”谷大用唤之不及,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正德所谓有事找谢宏商量的话,这里没一个人会信,以万岁爷的性子,八成是刚才没过足瘾,要再玩一遍吧?谁还不知道啊?

听说谢大人给青楼设计出了不少花样,去过的人都是大呼过瘾,这小黑屋里面不会也是差不多的东西吧?嗯,当然,适用对象可能有点不同……

……

谢迁的车马都在承天门外面呢,所以,他出宫的时候,走的就是往常出入宫禁的路径。软舆拐上景阳道时,谢迁也已经缓过劲来了,虽然身体还是软软的,但心绪终归是平复下来了。

可屋漏偏逢雨,就在这时,迎面正撞上两个人,远远的看见谢迁,那两人便都是惊呼出声:“于乔,你这是……”

不是刘健不沉稳,只是这情景太过骇人,谢迁明明跟两人说好的,他不上朝,直接去乾清宫等候,然后让自己跟李东阳后续跟上,采用车轮战法。这计策不可谓不妙,又没有什么风险,大为可行。

可现在这是什么情况?谢迁衣衫不整,钗横鬓乱的被人抬出来了?好吧,刘大学士太过震撼,结果用错词了,不过,只有用这个词,才能最形象的形容现在的谢迁耶……

李东阳也惊异了,任他心思再细腻,也想象不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谢迁奄奄一息的模样,似乎是被人***了似地,可是,即便皇上再荒唐,也不可能对大学士动粗啊?

要真的是那样,事情反倒好说了,连阁臣都打,那就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外朝闻讯之后,一定是马上就万众一心了。笑话,阁臣可是文臣最高的代表,如果也能说打就打,那大伙儿还当什么官,出什么仕啊?

“无事,无事……”谢迁掩面道:“只是劝谏天子之时,心绪激动,因此导致旧疾发作,所以……”

大学士被鬼吓瘫了,这事儿太丢脸,谢迁当然没法坦然说出来,尽管他也知道真相瞒不了多久,可终归是瞒得一时算一时了。何况,在两个同僚面前这话也说不出口啊?难不成哭诉着让两人给自己报仇吗?

再说了,谢迁还有点小心思,自己已经丢了脸,无法挽回了,不过刘、李二人还没经历过呢。自己不说,没准儿这俩人也会去撞一次,那自己不就有伴儿了?

说刘、李二人不会被吓到,谢迁是不信的,不管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不是假的,但凡是个不知究竟的,进去一定会被吓得很惨,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位兄长,小弟身子不适,就先行告退了。有二位在,劝谏天子的事情,小弟也是放心的。”谢迁略略交代几句,然后赶忙吩咐抬轿的几个宦官快走,趁着事情没传开,他要赶快回家去闭门称病,好歹避避风头再说,何况,他身上软软的,也确实很难过。

“……于乔但去无妨,不必忧心国事,好好将养方是。”刘健一脸狐疑,李东阳也是眉头紧皱,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依照两人的经验看来,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希贤兄,于乔看来病得不轻,小弟去探望一二,若是有事也好有个照应,宫中事就拜托你了。”李东阳反应很快,马上就打起了探望病人的旗号,李公谋的名号可不是白说的,正德那边明显不是好路数,遇难则强,迎面而上可不是李大学士的作风。

“内阁乃是天下中枢,你二人既去,文渊阁中不能无人值守,老夫便先行返回文渊阁,静候消息方为上策。

状态提示: 第267章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267章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2/3) 返回《明朝第一弄臣》目录下一页:第267章 谣言是怎么产生的(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