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五百四十六章 海运转型之难(3/3)

文/银刀驸马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本章字数:1370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txt下载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星海虫神网游之风流骑士蜕变之战争大师网游领主之三国诸侯我真的只是想打铁漫威世界里的超人龙起南洋
招商局运作的成功给了沙船船主们以很大的启发。他们开始集资购买小火轮船。代替古老的沙船,以期走出困境,重获生机。但是乾国国内目前能够生产蒸汽轮船的船厂并不多,而且现有的船厂除了福建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外,都是外国船厂,这些船厂大多只对生产大型轮船感兴趣,对于可以用来在内河进行航运的小火轮船,并不愿意承造。

而在这个时候,林义哲提出来将江南制造总局“船务分离”、“造民用小火轮船”的建议,是相当有针对性和具备可操作性的。因为对于建造3000吨以上的轮船。造过“90天炮舰”的江南制造总局尚无把握,但造用于运货的小火轮船,却是绰绰有余的。

在乾国传统的内河漕运业陷入空前危机之后,林义哲为了解决乾国沙船船运所面临的困境。向建立轮船招商局的李绍泉提出了解决办法,即由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小型的轮船(小火轮),由沙船船主们合股购买,以便乾国传统的帆船运输向轮船运输转型。

对于林义哲的建议,李绍泉十分赞赏,认为“若能如此。不但沪厂得脱大困,民间船运亦可得兴,日后万里江河,当是大乾轮船之天下!”

李绍泉上奏朝廷,给出了解决办法之后,朝廷完全采纳,并给予了支持,李绍泉命令江南制造总局开始建造小火轮,“以资民购”,“改换船型”。由于江南制造总局此前已经有了成熟的生产“90天炮舰”的经验,生产小型轮船自然不在话下。很快,生产出来的大量小火轮便为沙船船王王永盛等沙船运输业的巨头全部购入。

由于乾国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沙船,为了能够“物尽其用”,同时避免大量的沙船水手失业,王永盛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以小火轮拖曳沙船进行运输的办法。

在中土传统的帆船中,沙船方头、方梢、平底、浅吃水,它的长宽比大,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不怕沙滩,可以在沙质海底的海域航行,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加上沙船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能在海洋上远航。沙船上桅杆高大,桅高帆高,利于使风,又加上它吃水浅,阻力小,所以,能在海上快速航行。沙船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再加上沙船航海性能好,七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受一定的风浪,所以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用小火轮进行拖带,无疑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所以不久之后,在乾国南北海路上,大量的由小火轮拖带着的沙船队的身影出现了,它们成群结队的穿行在海上,成为外国人乘客轮来乾国时必然会见到的海上奇观。

因为公务的关系,船政水师和北洋水师的高速通报舰经常往来于天津到福州的航线上。而在经过海上漕运航线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壮观的景象:一艘小火轮拖曳着5到10艘甚至更多的木质沙船,在海上蹒跚航行。

对于漕运危机的解决,李绍泉在和友人的谈论中,一直将开办轮船招商局及江南造船厂兴造小火轮一事,看作自己事业上最璀璨的一次成功,其自称:“招商局及小火轮船,实为开办洋务以来最得手文字。”

ps: 闷油瓶从包裹里拿出了两只鬼玉玺。他掂量了一下,将其中一只交给吴邪,说:“你带着这只鬼玉玺回去,我只需要一只就够了。十年之后,如果你还记得我,你可以带着这个东西,打开那道青铜门。你可能还会在里面看到我。”“不行!我不同意!”吴邪的声音有一些声嘶力竭,“两只都给我,我要上交给国家!”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状态提示: 第五百四十六章 海运转型之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五百四十六章 海运转型之难(3/3) 返回《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目录下一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海盗之岛(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