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第二百一十章 理念(2/3)

文/吴仲达
重生大宋做权臣 | 本章字数:1934   | 重生大宋做权臣txt下载 | 重生大宋做权臣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九鼎大宋纯种吸血贵公主赝品太监三国之我是四弟大新宋
点,他们还是愿意睁一眼闭一眼的。

忠诚跟愚忠是有着绝对区别的,二者不可等同。忠诚是广义的,忠于民族,忠于国家,而愚忠,则是个人崇拜。张宝并没有挑起内战,相反的,他为自己的民族开辟出了另一块繁衍生息之地,至于日后是否会与大宋敌对,那恐怕也要看大宋会如何对待此事。

杨时、何去非、闻焕章等大儒名士之所以选择支持张宝,那是因为张宝至始至终都并未表现出取大宋而代之的态度。而且要说对于如今大宋朝廷的看法,杨时、何去非等人恐怕比张宝还要失望。

张宝毕竟年轻,他的看法多是基于后世的了解,而杨时、何去非等人却是宋人,从热血青年到白皓老者,他们大多数人都曾努力过,想要让大宋变得更好,克也正是因为有过亲身的体验,所以他们比别人更清楚大宋朝廷是个什么鸟样。

张宝现如今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将这些“老愤青们”当年敢想而不敢做的事情化为了现实。以高丽的土地面积,养活数百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大宋厢军百万,即便全搬过来,也还有富余。至于张宝会利用这些人做什么,那是人家的本事,羡慕不来,也阻止不了。唯一能做的,只有引导。

能被张宝采取“非常规手段”请来的人,但身上必有值得张宝这么做的地方。杨时、何去非这些老头除了学问好外,最让张宝看中的还是他们做人的风骨。也只有这样的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容易出现“败类”。

一个国家想要强盛,支持教育那是必须的。而来自于后世的张宝,更是清楚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以前是没机会,更没地方让他去做,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高丽这块地盘,张宝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展。

科举制自隋代开始施行,唐代得到发展,延续到宋代,已经可以说是达到鼎盛,至于之后的元明清,赶考应试反倒成了束缚个人思想的工具。后世虽然没有了科举,但高考依旧是每个人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验。

张宝利用自己所知的,打算着手建立一整套自下而上的人才输送体系。趁着建国之初,百废待兴,这时候把框架先搭起来,要比半路出家要容易许多。按照张宝的构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凡是治下过了七岁的孩童,都必须进蒙学就学,等到完成了蒙学的学业以后,就要进乡学,然后是县学,最后就是太学。等通过了太学的考试,那就是朝廷的见习官员了,先下放到地方积累从政经验,再通过考核提拔升降,能做到多大的官,那完全就是看自己的本事。

张宝的想法一经提出,被他请来的杨时、何去非等人就犹如看到了外星人一般的看着张宝,闻焕章也是愣了好一会才问张宝道:“东主,这想法倒是挺好,但想要实施却很有两个麻烦。一是资金,二是师资。”

“资金好办,教育关乎国家兴亡,从蒙学到太学,所需费用自是由国家承担,唔……还要专门立下一条律法,不许任何人阻止适龄孩童就学,不论男女,违者严惩不贷。”张宝想了想后补充道。

“……东主,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闻焕章好心提醒道。

“先生,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一笔小钱,但只要坚持下来,好处也是多多,就是开头有些难。我打算先拿出两千万贯作为在各地建造学舍以及发放教师酬劳的储备金,以后每年还会追加一千万贯,若是有什么临时支出,只要申请,我也会尽量满足。钱的问题诸位先生不必担心,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教师的数量不够,这个问题不知道诸位先生可能帮我解决?”

“呃,这个……”闻焕章等人有些犯难。他们倒是有些至交好友,但问题是张宝要办的场面太大,他们认识的那点人即便都请来也满足不了需求。

“诸位先生不要误会了,教导蒙学的先生自是不需要诸位先生烦心,我需要的是可以担任县学以及太学的先生。”张宝见状赶忙解释道。听了张宝这话,杨时、何去非等人纷纷松了口气。自拿下了高丽以后,张宝就已经准备推翻高丽原本划定的区域图。

这高丽人也真是有病,巴掌大的地方,偏偏还要学着大宋布置那么些个州县,一个县百十里大,用得着划分的这么细致吗?以至于负责记录各军战功的人都忍不住跑来张宝这里抱怨,这功劳簿没法记了,随便一营人马就是一日破三县。

朝鲜半岛拢共也就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与大宋的京东东路这一路差不多大,京东东路全部也不超过十个州,哪像高丽十几个道,几十个县。张宝拿下高丽以后便准备改道为郡,然后郡内并县,把一个郡的县数量压缩到三到四个即可。

此时张宝向杨时、何去非要人,看似需要的人数很多,但实际上地方就这么大,所需要的人数自然也就不多,担任蒙学和乡学的教师张家自己就能解决,至于县、太两级学府所需要的教师在学问上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所需的数量同样不多,有个二三十人就足够用了。

等听完了张宝的解释,杨时、何去非等人算是彻底松了口气。这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他们还正发愁该如何在以后引导张宝呢?没想到还没等他们想出个计策,张宝就主动上门。张家的武官系统不是杨时、何去非这帮老头能插手的,但张家的文官系统,却指望着闻焕章、杨时等人。

为了达到以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张宝决定的目的

状态提示: 第二百一十章 理念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一十章 理念(2/3) 返回《重生大宋做权臣》目录下一页:第二百一十章 理念(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