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第七十四章 商议(3/4)

文/摇摇-欲坠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本章字数:2000   | 我的大明新帝国txt下载 | 我的大明新帝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抗战之战神李云龙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一代倾城挽山河1852铁血中华上门兵王
划归內监,更要禁止勋贵,百官从商。”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一码归一码,经济需要活跃,这一点是不会更改的。整肃吏治,却不能因噎废食。”李庆是个清官,对贪官深恶痛绝,自己家人也没有做生意的,家乡也只有八十亩官田。这对一个三品大臣来说,是极为难得的。但是他看不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所以这方面必须要跟他说清楚。朱瞻基问道:“爱卿以为,这天下财富是有数的吗?”受儒家影响,李庆内心是这样认为的,却不敢这样回答。因为人人都看得出,以前的大明连官员俸禄都发不起,只是以粮食代替。但是这些年来,钱财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俸禄都是直接通过银行发放,根本不欠了。李庆原本以为这些金银都是从海外流入,所以增加了体量。但是,他再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财政状况,就越发迷糊了。例如南宋,仅以半壁江山,每年收税五千万贯,相当于现在的将近两倍。而且那个时候,大部分财富还被辽国,蒙元给抢跑了。那这些钱财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懂经济,他就不敢随便回话,老实说道:“臣愚鲁,一直疑惑不解。”朱瞻基笑道:“术业有专攻,爱卿在查案,办案,搜集证据方面的能力,都还是很让孤放心的。但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在稳定的基础上给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不能因为查案,就影响太平,也不能因为查案,就影响发展。如今的左都御史刘观虽然不比方宾一样贪婪,但是这些年来,他也做了不少亏心事,孤这里搜集到的关于他的证据就有一大堆。如今已经五月,各地河流险情即将出现,虽然这些年有了水泥,不少河道疏浚,加固已经有了改善,但是还不够。孤欲让工部尚书宋礼,左都御史刘观分别前往南北二地,督抚防洪。你膳后就去找锦衣卫杨章德,问他要一些关于刘观的证据,孤要你在两个月之内,将刘观这些年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案情全部厘清,能做到吗?”虽然朱瞻基没有说,但是现在要拿下一个左都御史,还是让他主办,他要不知道这是为他腾路,那就白活了这么多年了。说起来,这个都察院左都御史虽然比不上六部堂官,却是更让他喜欢的职位,因为他的特长就是查案。所以他立即跪拜道:“臣粉身碎骨,纵死无憾。”“孤是喜欢讲道理,讲法度的,只要你不自取灭亡,走上歪路,孤保你一世无忧。你要谨记,查案是为了去除伤疤,但是不能影响了身体的安危。”朱瞻基再一次交待,也让李庆真的记住了。朱瞻基很怕他这个二愣子为了查案,闹的天下大乱,查案可以,却不能影响大明的稳定与发展,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留李庆吃了午饭,王彦也已打发了信使前往林州传令。朱瞻基一刻都没有休息,直接让人安排了船,准备前往新江口水师。今年的南信风来的晚一些,一直到了五月,风势才稳了下来。主要是因为山东粮食大案,导致了朝廷调粮又重新安排,所以第二舰队出海探寻东洲,一直拖延到了现在。美洲是必须要去了,没有橡胶,就没有橡胶车轮,这让如今大明的运输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木制车轮的承载量有限,六个车轮的重型马车,只能载重四千斤左右。就这,车轮还经常损坏。如今的驿道,国道线上,隔一段距离就是一个马车修理铺,不设置还不行。有了橡胶车轮,运力立即可以提升十倍,这种生产力的利用,能解放大量人手。在船上小憩了一会儿,朱瞻基抵达新江口水师的时候,又变的精力充沛了。新江口水师这里,孟瑛已经率领船队前往南洲了。新江口水师就以指挥使牛壮为主,目前正在积极的训练之中。除了新江口水师,在京城朱瞻基还设置了夹江水师,幕府山水师,上游的江宁水师,下游的镇江水师,扬州水师。这六大水师共计三万多人,加上三个水师还下管的地方运河水兵,总人数达到了五万人。在新幼军还没有被训练出来之前,这股力量是除了羽林卫之外,最让朱瞻基放心的。前往东洲的第一水师人员并不多,主要是以第二水师人员为主。而且曾经随朱瞻基一起前往欧洲的人员,这一次基本上都不会调用,挑选没有出过海的人员前往。舰队的两大主帅以候显为主,易信为辅,随同舰队出海的內监人员这次也少了许多,因为在美洲,能跟大明做生意的部落并不多。而且这次大明舰队出征的目的,是以抢掠和征服为主。王景弘其实很想出去,但是朱瞻基没有放他出去。郑和现在管理海军,离不开他。目前能有管理一个大舰队的能力的大将,就只有王景弘了。朱棣西征,如果一切顺利还好,要是战事不利,能让朱瞻基放心的大将就只有他。从大明到波斯湾,这几万里的海路安全,必须要有一个完全信赖的人才能放心。所以王景弘必须要留在大明,朱棣的安全,可要比探寻东洲更重要。候显如今已经驻扎在了新江口水师,跟他一样,易信这几个月也是老老实实在京城筹备舰队出海,不敢再分心到他的中联伯府。这也是聪明之举,要不然,他这个中联伯还没有当热乎,朱瞻基就会直接削了他。苏南因为在出海过程中的数次小功,回来之后已经晋升了守备。而走了狗屎运的段仁志,在南洲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加上几次小功,回来也被晋升了千总。马德钟没有段仁志的运气,也没有苏南的稳重,因为没有经历大的战事,立功不多,职衔没有晋升。但是因为孔家的
状态提示: 第七十四章 商议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十四章 商议(3/4) 返回《我的大明新帝国》目录下一页:第七十四章 商议(3/4)(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