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1159.第1159章 基尔波诺斯(上)(2/3)

文/马口铁
天兵在1917 | 本章字数:1966   | 天兵在1917txt下载 | 天兵在1917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驶履带车辆,并具备一定的修理技术。这也就让红军在未来的战争中基本上不用为飞行员和坦克手发愁了。

至少托洛茨基现在是不担心人的问题,他更操心的是飞机和坦克以及其他技术兵器的数量问题。

“根据统计,截止到7月25日,我军共损失坦克2700余辆,装甲车1800余台,各型火炮千余门,战斗机1300架,轰炸机、攻击机1000架,汽车两万余辆,车头500台。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完全损毁,不具备修复价值……”

托洛茨基报数据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接下来扩充军队,武器怎么解决?这些损失足够苏联的重工业******一次了。当然,此时托洛茨基提这个话题,未尝没有为图哈切夫斯基报仇的意思,毕竟刚才李晓峰可是给图帅逼得够呛,于情于理托洛茨基都必须有所表示。

可是李晓峰早就料到托洛茨基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他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反正没能让托洛茨基在这个问题上抓到一点把柄,甚至他超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伏龙芝的高度赞赏:“安德烈同志的工作是不可思议的,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就将苏联动员了起来,各行各业完全进入到了战时状态,可以24小时不停歇的开展工作。而此时,我们的敌人却还沉醉在之前的胜利当中,柏林、巴黎都是歌舞升平,完全可以这么说,德国人不是在1945年才输掉这场战争的,在1941年,不,应该说在1933年他们就输了!”

不过苏联的工业机器高速运转,却暂时无法让红军在前线摆脱被动。很快德国人就察觉了红军的企图,立刻开始了所谓的追歼作战,企图打穿红军的防线向纵深高速穿插,然后一举将红军的主力包围并消灭。

先说说当时战场上的态势,德军中央集团军一部分主力正在围歼被包围的红军第3和第10集团军,不过这两个集团军的抵抗相当的激烈,一次次挫败了德军早日结束围歼作战的企图。

而另一方面,以中央集团军群另一部以及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相当一部分德军预备队为主的进攻部队,在东波兰的上马乌基尼亚—科苏夫—索科武夫—莫尔迪—缅济热茨—帕尔切夫—卢巴尔图夫—卢布林一线对峙。其中德军的主要进攻点是上马乌基尼亚、莫尔迪、缅济热茨和卢布林。

在这四个方向,德军不断地投入兵力进行试探,尤其是上马乌基尼亚和缅济热茨,德军更是将第一和第二坦克集群压了过去,企图一举达成突破,向明斯克方向进击。

能不能守住上马乌基尼亚和缅济热茨,这就关系到红军主力部队能不能安全撤退,一旦有个闪失,将影响红军全盘的撤退计划。其中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就镇守上马乌基尼亚。

时任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近卫第一坦克师师长的彼得罗夫斯基(就是某仙人的狱友)少将在战后回忆道(近卫第一机械化军主力被歼灭之后,以彼得罗夫斯基为首的少量部队穿越了包围圈,向着东普鲁士方向突围,最终有大约两千名士兵经历重重艰险抵达了东普鲁士):“在下午的作战会议上,按例我向军长报告了前线的情况,不过很快军长就告诉我,我们军必须留下来殿后阻击敌人,他让我选拔出一些种子送走,并指示我:‘一定要坚守阵地,决不能后退一步,哪怕是将所有的部队都打完也在所不惜!’。他狰狞的眼神告诉我这绝对不是开玩笑,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到了为国捐躯的时候了!”

彼得罗夫斯基彻底的贯彻了这一指示,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上马乌基尼亚变成了一块铁板,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中,顶住了德军第一坦克集群的数十次攻击,击毁了超过三百辆坦克和二十架飞机。

不过暂时我们要说的不是彼得罗夫斯基的故事,而是第三集团最后的浴血奋战。在8月3日,就在军委决定大撤退的同时,包围圈中的第三和第十集团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其中第十集团军已经基本被歼灭,包括集团军军长、参谋长在内的所有高级军官全部壮烈牺牲,包围圈里残存的部队全部由基尔波诺斯上将统一指挥。

当然,统一是统一了,但战斗力真心是不剩多少了,在此时,两个集团军已经只剩下五万余人在继续战斗,其余要么死了、要么被俘或者从认为的失踪了。

甚至一度基尔波诺斯上将亲自上阵,指挥一个反坦克炮组在短时间内摧毁了德军的五辆坦克,其中至少有一辆是他亲自操刀的……现实是残酷的,苏莱尤维克郊外根本就无险可守,用基尔波诺斯上将本人的话说:“在苏莱尤维克,从地上铲出几锹土,堆上几个沙包就算是工事(引自基尔波诺斯上将本人的战地日记,这份宝贵的资料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由其参谋带走,他是整个第三、第十集团群活着突出包围圈幸存下来的131个人之一。”

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司令官寥寥数语也凸显出了形式的严峻,情况真有那么糟糕吗?

实事求是的说,真有!按照军委之前就地防御等待救援的指示,第三和第十集团军在野地里构筑了一片半径五到十公里的“堡垒”防御圈。不过,因为缺乏重型机械,紧急挖掘的战壕虽然遍布“堡垒”,但绝大多数都不合格,一个一米八的斯拉夫大汉往战壕里以蹲,弓着腰有时也要露出一个脑袋在外面,而战壕上更是缺乏由重武器构成的支撑点。

更糟糕的是弹药缺乏让基尔波诺斯上将大伤脑筋,尤其是榴弹和

状态提示: 1159.第1159章 基尔波诺斯(上)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1159.第1159章 基尔波诺斯(上)(2/3) 返回《天兵在1917》目录下一页:1159.第1159章 基尔波诺斯(上)(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