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1457.第1457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2/3)

文/马口铁
天兵在1917 | 本章字数:2099   | 天兵在1917txt下载 | 天兵在1917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就比如这场战斗,哪怕是没有t-54,参战的仅仅是t-34或者t-35,在地面完全被吊打,但是每个机械化军都配备有直属的陆航团,只要天气允许武装直升机随叫随到,一样能血洗德军的重装猛兽。

甚至没有直升机一样也能呼叫空军的伊尔-2或者苏-2,反正完全不用像德国人一样,装甲部队一旦受挫,就什么也搞不定了。

当然,这不是说红军就不注重装甲部队的发展了,几大设计局是摩拳擦掌准备榨干t-54身上的每一滴潜力。下塔吉尔设计局的卡尔采夫首先采取行动,决心将t-54变成一种真正的重型坦克,他的思路很简单,保留t-54a系列原有的火力和火控,采用马力更大的b-55发动机(580马力),削弱t-54a炮塔后半球的装甲,转而加强其正面装甲。

通过这一番加减,并调整了底盘之后,卡尔采夫称之为t-54m型的重型坦克就此诞生了,该坦克总体布局依然跟t-54大同小异,只不过大大增强了正面装甲。炮塔正面加强到200毫米到230毫米(弧度不同)的水平。至于其首上依然维持在120毫米60度水平(等效240毫米垂直装甲)。

在卡尔采夫看来,这样的t-54才算得上固若金汤,不过他这个最先提出来的方案却没有得到军委的肯定。原因是在实车测试中,这个正面装甲大大加强的t-54m型第一和第二对扭杆悬挂压力太大,容易折断。

所以这个方案也就暂时搁浅了,而第二个出场对t-54下手的就是科京。这位一直玩重型坦克的裙带关系户在老丈人倒台之后,混得相当的不理想。尤其是随着Вn-2重坦停产,他也必须给自己的设计局找一条活路了。

科京的想法同卡尔采夫差不多,也是从强化t-54的防御力下手,不过他更激进一点,他直接给t-54换了一个更硕大的炮塔,正面半球的防御力达到了190毫米到250毫米的水平,而首上装甲也加强到了120毫米60度水平。为了避免卡尔采夫的那种悲剧,他还特别加强了前两对扭杆悬挂。科京的这个版本自称为t-54k,也就是他改进的t-54。

这个版本大问题倒是没有,而且其装甲防御力确实相当的强大,但是其机动性却恶化了,增加了近六吨多重量后,t-54k全重达到了近43吨,而发动机依然是b-54(520马力),单位功率只剩下12.09马力/吨,虽然也还过得去,但是跟原版的t-54相比无疑还是差了很多。

而真正要了t-54k老命的还是其采用的主炮,为了突出这是一款重型坦克,科京将Вn-2的122毫米d-25t装上了t-54k,其原意无非是加强其攻坚能力,因为用大口径榴弹轰工事更给力。但是,d-25t却是有问题的,支援步兵战斗其却是不错,但是反装甲能力却比100毫米的d-10t要弱不少。

按照科京这个思维搞出的t-54k完全可以看做改版的Вn-2重型坦克。但是在1944年,尤其是当豺狼虎豹露面之后,军委对未来装甲兵的规划有了变动,在未来t-34和t-35系列将不会继续大规模生产,将逐渐的从装甲部队中坚的位置上退下去,而用于取代他们的正是t-54系列。

t-54将不在是什么重型坦克,而是中型坦克。这也就决定了t-54最重要的任务是装甲突击和消灭敌人的中型坦克,反装甲能力要高于支援步兵的能力。所以d-25t这个炮是怎么也不合格的。

按道理说,科京顺应要求将主炮换成d-10t不就完了,但是这位已经走火入魔了,他选择了s-70加农炮(130毫米口径,也就是历史上is-7装备的那门巨炮),他认为这下反装甲打工事都没话说了吧?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54还是很费劲的,科京不得不再次扩大炮塔和座圈,而这意味设计方案几乎是推翻重来。结果,等科京拿出了重型坦克化的t-54时,更好的改进方案已经胜出。

这个更好的改进方案并不是指北方工业的方案,而是莫洛佐夫在北方工业t-55基础上的改进版本,被称之为t-55b。这个t-55b在防御力上改变得不大,莫洛佐夫稍稍增厚了炮塔装甲,从接近两百毫米的水平提高到接近220毫米的水平。这个提高幅度自然不能算太大,至少对于德国的kwk44(pak44)系列128毫米巨炮来说,显得不太够,而且在近距离面对kwk43(pak43)的轰击时,也不是那么牢靠。

那么莫洛佐夫的方案是怎么胜出的呢?原因就在于,他改变t-55的装甲钢成份,用新一代8-54上的装甲钢。新装甲钢的综合性能更好,比原本的装甲钢硬度更高、韧性更好,从内涵上提高了苏联坦克的防御力。

是的,很多同志评价坦克防御力时都只看装甲厚度而不看装甲成份,钢和钢是不一样的。同样是100毫米厚度,你用镍铬合金钢和烂大街的碳素钢那是一回事吗?

这么说吧,通过换用8-55b哪怕是不增厚装甲也比t-55提高了大约7的水平,也就是说实际上莫洛佐夫版的t-55b炮塔等效厚度相当于250毫米(最厚处)水平。而这个水平已经基本能够保证其生存性了。

在增强防御的同时,莫洛佐夫还换用了功率更大的b55-5发动机(580马力),这让t-55的机动性继续维持在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让装甲兵是相当的满意。

当然,也有让装甲兵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t-55采用的d-10t线膛炮,其威力在战后已经显得不足。哪怕是不断的研发了新弹药,也并不能让装甲兵完全满意,因为英美在苏联的刺激下是玩命的

状态提示: 1457.第1457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1457.第1457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2/3) 返回《天兵在1917》目录下一页:1457.第1457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