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215章 “沙俄灭亡(2/5)

文/钧申
民国战神 | 本章字数:1916   | 民国战神txt下载 | 民国战神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无敌升级王纵目久仰大侠天才萌宝:美男放过我娘亲裙摆的诱惑甜心特工:腹黑Boss轻轻撩长生界
>

反倒是阎锡山控制的那些煤炭,很顺利的运了出去。

现在火车皮那么紧俏,民族财团卡晋商容易得很。担任山西煤炭运出来少了,民族财团便加大了朝鲜地区的煤炭开采量。

山西煤炭虽然多,但开采多了对环境破坏很大,少开采点正好保护地下水。但是在朝鲜开矿就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了,反正北朝鲜的煤炭资源丰富,自然是尽量掠夺。

朝鲜的煤炭第一个是开采成本低,第二个是税率低,加上是用船运,成本比铁路运输还要低,一顿煤炭的成本只要1银元就够了,利润比山西煤炭高得多。

此时中国的焦煤产量也在逐渐下降,所需的焦煤大量从朝鲜进口,北朝鲜的焦煤工厂开得到处都是,弄得北朝鲜乌烟瘴气,污染问题已经有些苗头了。

朝鲜的煤炭,正好通过海运供应到中国南部省份,中国南方各省煤炭比较缺乏,特别是江苏、浙江几省,这几个省又是经济大省,运煤得从安徽、山西等地运,但是这几个省份的煤炭也不是可以尽情开采的。

从朝鲜供应煤炭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西北的煤炭供应方面则比较充足,西北各省都有煤炭资源,尽管没有山西丰富,但是却不会缺。

另外,西域省也有大量的煤炭资源。

西域省的煤炭资源也在大力开发,不从山西进口煤炭也没太大问题。

在阎锡山这个内鬼的配合下,民族财团对晋商集团的打压很快显现出了威力,晋商近些年兴起的煤炭开采行业迅速被打压了下去。

此时的晋商,刚投入段祺瑞的怀抱,正想在北方开拓市场,不想后院失火,老家就差点被民族财团的端了。

晋商上下不由大骂阎锡山白眼狼,阎锡山却是稳如泰山,有了西北的支持,晋军很快宣布扩军。

原本晋军只有10万左右的兵力,阎锡山一口气扩军30万。

晋军的扩军,震惊了北洋集团。

段祺瑞很快明白,阎锡山已经倒向了西北派系,这意味着西北派系的兵力,将从原先约定的150万,上升到200万的规模(西南第21军10万兵力)。

加上北洋集团150万兵力,以及南方军阀将近30万的兵力,以及海军、空军兵力。相当于这个国家,将将拥有超过400万的兵力,每100多个人当中,就有1个参军,这个比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发现这个基数太恐怖了,毕竟这是常备兵力。

阎锡山的投靠,很快导致民族财团的资本蜂拥涌入山西,对晋商资本展开持续围剿,山西官场也很快被大换血,大量西北派系官员被安插到了山西。

相当于,山西已被西北军事集团给蚕食了。

这对于北洋军事集团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他们的地盘又少了一个省。而且山西离北京并不远。

失去了山西,意味着北洋少了一个省,而西北多了一个省。

但是段祺瑞此时没毫无办法,西北军事集团此时已经逐渐露出了扩张的獠牙,令人无从招架。

不过阎锡山的倒戈,也坚定了北洋军事集团发展自己的财团的决心。

后来晋商没几年就被扫出了山西,不过晋商资本却基本上投入到了北洋财团当中,成为北洋财团的主力军。

1917年3月,正当欧洲打得火热的时候,俄国却是发生了二月革命,沙皇俄国轰然倒塌。

爆发革命主要原因就是沙俄的**和无能。

前线接连传来失利的消息,大量民众都担心自己参军的亲人。加上国内官僚贪污严重,工人买不到粮食,而市面上的粮食转眼就被卖到黑市,让工人吃不饱肚子。

而俄国贵族们却是醉生梦死,上下其手,过着奢华无比的生活。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俄国民众感到绝望。

维持统治的最好方法,就是永远不要让民众绝望,而是要给民众希望。

一旦民众被逼向绝望,那么他们将摧毁一切。

1917年1月,俄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示威,纪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战争!”、“面包与和平!”的口号。这次行动成为二月革命的前奏。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第二天,参加罢工示威的群众增加到20万。首都各大工厂举行了有30万人参加的联合总罢工。革命风暴吓坏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速恢复首都秩序。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各领导人和其他一百多名革命积极分子被逮捕,这激起了群众的极大愤怒。他们上街游行,抗议政fu暴行,但遭到更野蛮的镇压。于是领导罢工的维堡区党委决定将总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推翻沙俄政fu。工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攻占军火库,夺取枪支弹药,筑起街垒,与反动军警展开战斗。同时工人们还积极开展争取军队的工作,在工人们的宣传、感召下,有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的一边。

他们同起义工人一起,占领了沙皇的巢穴冬宫和政fu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尼古拉二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立即从前线调军队企图夺回首都,但沙皇军队在革命影响下也发生了兵变。尼古拉二世见大势已去,被迫于1917年3月1

状态提示: 第215章 “沙俄灭亡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215章 “沙俄灭亡(2/5) 返回《民国战神》目录下一页:第215章 “沙俄灭亡(2/5)(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