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小中医第二百章 华夏金文(2/2)

文/十贰生
全能小中医 | 本章字数:907   | 全能小中医txt下载 | 全能小中医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万事如易我的北京姑娘
世界普遍的观点是不算。

华夏中国王朝文明,在大量商朝文物证据,譬如司母戊鼎这样的东西出土前,甚至都是不被认可的。只有商朝大量青铜器,还有上面留下的甲骨祭文铁证出现,华夏王朝文明认定才会推展到了三千多年。

而华夏人自己认定的夏王朝一千六百多年,是不算的。

所以华夏传承的所谓上下五千年,一直是各界考古人士心头的一根刺。说起来,简直就好像咱们华夏自己吹嘘的一般。

原因就是现代王朝文明的认定,被西方定下了三个标杆。一个自然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城邦,这个是肯定的。上古部落存在肯定很久远,总不能把山顶洞人选一个首领也算作是个王朝。

可这并不构成障碍,华夏考古确实出土了不少具备极大规模的遗址,足以证明商代之前华夏早已存在巨大规模的城邦,王权统治中心。

另外两个核心元素就是文字,跟青铜器。

华夏国之重器很多,但是第一国宝基本上没有疑问,司母戊鼎。

为什么?

因为司母戊鼎是精美至极,并且保存完整的青铜器物,上面清晰留下了商朝王权谱系的记载文字,这一点是任何人否定不了,推翻不了的铁证。

在出土的那一刻,直接就将华夏文明直接向前推了近乎两千年。

而华夏文明的出土证据,就是缺少了这两样。或者说缺少了两件东西同时出现的证物。

金文也出现在过青铜器上,不过却都是出现在商代早起的青铜祭器。商朝跨越几百年,后期的时候金文已经消失不见,代之以简略很多的甲骨文。

可以说,甲骨文其实是华夏文明最早起的简体字。

而被认定为夏朝时代的遗址中出现过金文,也出现过一些零散的青铜器物,却没有类似司母戊鼎这样商代出土的文字与青铜器结合的典型器物。

虽然,秦越也不是搞考古的,但是毕竟这些也涉及到华夏文明的源头,他所传承的中医同样也在当代遭遇了类似的困境。当然问题各有不同,可却也是华夏文明经过几百年动荡之后所面临的同性质问题。

那就是华夏古国,向来将自己定位为泱泱大国。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引来对自身的认同感,这事关的方面太多了。

所谓文化输出,也是战后大举复苏的华夏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人民自信与否,并不是经济发不发达,军事抢不强大能不能自保那么简单。那只是最基础的基础,华夏已经到了重新站上顶尖舞台的时刻。

而此刻的出现在秦越手腕上的这个手串,上面的金文,意义很多。


状态提示: 第二百章 华夏金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章 华夏金文(2/2) 返回《全能小中医》目录下一章:第二百零一章 清场(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