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墨奇缘第274章 又造桃林 好品茗(2/2)

文/渊之龙
仙墨奇缘 | 本章字数:1790   | 仙墨奇缘txt下载 | 仙墨奇缘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快穿之锦绣荣华诡异入侵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我在玄幻世界冒充天机神算我真是族长绝代神主鬼神卖花
本港主支持墨哥哥奔赴西戎汗国,杀敌报国。墨哥哥请放心,本港主一定能将柳生新港建设好经营好,打造出一个富得流油的柳生新城出来。”

小蝉儿豪气干云,令墨生刮眼相看。柳氏双姝在经营济生城时,还能发现这么个好地方,并花重金买下来,这是需要大智慧的。柳氏双姝是墨生肱股之臣,是难得的将帅之才,只要双姝齐心,济生仙城不会有失。

龙王山是真龙之穴,是天赐宝地。墨生站在龙王山上居高临下,眺望远方,这里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兵家必争之地。柳门凭险而守,进退自如,确实是个好地方,只要粮草充足,在此坚守两、三个月,甚至半年都不成问题。

柳门主指着刚打好的树坑,担忧说:“墨公子,这是石头呀,地势又这么高,浇水都成困难,恐怕难以栽活。即使成活了,这成千上万棵,哪里照管得过来。要挺过五、六月间,烈日高温难哪!墨公子,想要改变此地的环境难啊!”

墨生微微一笑,并不回答柳门主,而是将皮球踢身龙师傅:“龙师傅,济生城龙王庙前的松柏,翠竹是你建成的。现在长得怎么样?成活率如何?龙师傅,给我们柳大门主说说。”

龙师傅给柳门主躹了一躬,然后自豪地说:“本师傅平生最得意的,就是在济生城石头山上栽树种竹了。上千棵树全部成活,长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四周空气浓郁,令人心旷神怡,观光客在树林中的亭子里品茗下棋,好不惬意。大家都称赞此树为神仙树、长寿树,要活上千年、上万年。”

墨生凝眉沉思,仔细斟酌后,征求两人的意见:“柳门主、小蝉儿,本公子认为,这里就不栽松呀、柏的。哪是观赏树,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一旦打仗又不能当饭吃,因此我们要栽一种,既有观赏性,又能当饭吃的果树,怎么样?”

济生城的龙王庙栽树种竹无所谓,有济生城数千亩良田种粮食,就算是敌人围城,都能与敌军相抗衡,维持一年半载没有问题。柳生新港不一样,龙王山就是一座孤山,没有外援是不行的。只要将此山建成铜墙铁壁,军民齐心凭险而守,又能解决粮草问题,就能坚守待援,可保柳生士城无虞。

龙师傅恍然大悟,竖着大拇指说:“还是墨公子想得周到,难怪要留出这么多地方,原来是要建亭台楼阁。凤仪小姐这主意不错,把这块石头坝子都利用起来,吸引观光客观景品茗。凤仪小姐变石坝为聚宝盆,一举两得真是女中豪杰。”

墨生说一半留一半,柳蝉儿急了,催促道:“墨哥哥,你就别卖关子了。这石头上到底栽什么果树才好?不但可以耐旱,能在石头上生长,而且还能当饭吃。天下间竟有这样神奇的树?墨哥哥,这是什么宝树,我们能得到吗?”

墨生笑着在柳蝉儿的脑袋上敲了一下,轻描淡写地说:“人世间哪有什么宝树?就是有神奇的宝树,也不可能上万棵。不过,本公子要栽的树,对一般人而言,就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桃树,只要我们把它栽在风水宝地上,就成了宝树。”

柳门主一听是桃树,兴趣缺缺,质疑说:“墨公子,桃树家家户户都有,这有什么稀奇的,能招引来观光客?卖出好价钱?墨公子依本门主看来,还是趁早换一种名贵的树吧!”

小蝉儿一听,墨生要栽桃树,反而不着急了。墨生为什么要栽平凡的桃树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设难题。桃树是很耐活的一种树不假,但是要想在石山上栽活却很难。就算是长出桃子来,必定品相也不好------个小涩苦,家家都有的东西,也卖不上好价钱,栽了等于不栽。一年就产一季,挂一次果,又不能保存,十数日就坏掉,对敌作战也帮不上什么忙。

墨生有聚灵阵这个杀手锏,并不想改变主意,笑着反问道:“柳门主桃树本身耐旱,适宜在石头缝中生长,如果它能一年开三、四次花,挂三、四次果,而且能滋养身体,百病消除,还能美容养颜,效果立竿见影呢!柳门主觉得它还是普通的桃树吗?不是上天赐给我们柳生新城的宝树吗?”

柳门主先是嗤之以鼻,随之大喜过望,抱着墨生说:“哈哈哈,是本门主见识少,墨公子能令济生城的仙米一年种三季,当然能让柳生新城的桃树开三次花,挂三次果。行,就按墨公子说的办,小蝉儿立马安排人手,我们就栽桃树。”

墨生摆摆手,对激动的石匠们说:“大家认真干,等桃树开花了,这里就是世外桃园,人间仙境。这都是你们用辛勤劳动换来的,龙师傅哪,这里将是你又一个经典之作。”

龙师傅兴奋极了,抱拳对墨生施一礼,佩服地说:“墨公子过誉了,本师傅就是打了几个石坑而已,仙桃能否成活,全靠墨公子的法术厉害。墨公子能改天换地,使济生城石头坝子变成了米粮仓。龙王山有了仙桃,柳生士城的军民不缺粮饷,若是遇到强敌围困,能多坚守数月,就能绝地反击。”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274章 又造桃林 好品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74章 又造桃林 好品茗(2/2) 返回《仙墨奇缘》目录下一章:第275章 八卦迷宫 转角楼(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