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私房事记79.宜细思量(2/2)

文/徐风来
帝后私房事记 | 本章字数:1742   | 帝后私房事记txt下载 | 帝后私房事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民国奋斗手册[重生]帝女风华通灵帝后:邪帝,轻点撩重生细水长流时光糖果屋一剑一酒一乾坤失贞姬妾
这三年期间,皇后何不广纳招揽贤才,施下恩德,让被埋没的人才得以有机会被重用,并动摇当前稳固的保守的有既定规则的官场,起过渡缓冲的作用,免到时新旧权势的冲突激烈。”

“皇上已有主意?”谢韫舜冷静视之,她当然要广纳人才,也已经有了主意。

迎视着她的冷静,贺云开平和的道:“皇后不妨在皇宫门外设置一个‘荐举箱’,广纳荐举人才。可自荐,亦可推举。但凡认定自己或他人的才能出众,能胜任某种官职,详细写下缘由投入箱中,将直接被皇后审阅。皇后既能掌握大量人才的信息,还能择优任用。”

谢韫舜神态如常,他们的主意类似。当前官场,四品及以上官职被显赫家族联姻垄断,无一人是完全凭借能力升迁至四品以上官职,肯定有许多有志之士被埋没,需要有不同于吏部常规的选拔机制。

贺云开点到为止的道:“国堂培育出的人才,是由国傅举荐入仕。皇后亲自发掘、提拔、重用的人才,会感念皇后的恩德,拥护皇后。”

显而易见,虽然是她主张国堂扩招,利国利民载入史册的大好举措。而贺元惟是国傅,当朝培育举荐入仕的人才,无疑会大量簇拥在贺元惟身边,成为他的权势网。

谢韫舜明白,若有所思。吏部必须要革新,要像革新工部那样,制定公开严明的制度。工部被革新后,持异议者很不满,但有力排众议的圣旨压着,在朝积极的方向扭转。

革新吏部不能像革新工部那样强势,当前的吏部尚书是翟容容的父亲,而谢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吏部尚书和御史大夫一起评估批准。因谢义有辅政权,先帝遗诏赋予了辅政权极大特权,皇权和辅政权不一致时,取辅政权的意见。翟容容的父亲曾连同翟太后对抗谢义,但无果。如今两家联姻了,翟父有自知之明支持谢义对官员的调迁。

御史台和吏部本应该在官员任免上相互制衡,却成了相互配合,久而久之,不利于官场的良性发展。然,调整吏部任免官员的制度,就会触及到谢义和翟尚书的权威、利益。并非不能触及,必须要触及并革新,以温和的技巧,不宜操之过急,不能大张旗鼓。

贺云开有温和的办法,他一直善于以温和的技巧行事,看出她有广纳人才、革新吏部的决心,温言道:“皇后,官居一品的‘丞相’一职已是形同虚设,整顿官场、革新官职是大势所趋。”

确实如此,谢义辅政权的权力过大,影响了官场应有的秩序。不过,当前诸多的举措的推行,要仰仗于谢义的辅政权,不能轻举妄动,谢韫舜坦言道:“臣妾尚无合适的办法。”

贺云开语声温和的提议道:“先置‘荐举箱’广纳人才,让天下人知道皇后在招贤纳士,前来自荐举荐,皇后从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按品级归纳择取人才备用。紧接着,同时任免几位六品、七品官职的官员,不会引起过大的惊慌,再平稳的同时任免几位五品、六品官职的官员,接着平稳的任免几位四品、五品官职的官员,以此类推,循序渐进,从底部扎根,缓慢平稳的向上蔓延。”

这种从底部扎根向上蔓延,跟她在四品以上官员府邸培植眼线,像苍天古树的根系扎根入权势府邸,异曲同工。

谢韫舜难免震撼于他的运筹帷幄,他行事谨慎,进退有度,外温内刚,正是外德内法。在她面前,他对此并不遮掩了。

贺云开有计划的要逐步释去谢义的辅政权,平衡贺元惟的权力,还官场清明有序,只能借力谢韫舜,很多事只有她能做好,如同很多事只有贺元惟能做好。

停顿片刻,他平静说道:“这件事,皇后需要得到元惟的支持。”

得到元惟的支持,就能说服谢义,达成一致,以皇后懿旨颁布,上有皇帝朱批并盖有御玺,昭告天下。

谢韫舜思量着,逐步蔓延动摇官场根基的同时,也是在动摇掌权者的权力,日积月累的渗透,由内而外的瓦解,终究会使腐旧的制度轰然倒塌。元惟亦深谋远虑,当然知道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贺云开好整以暇的道:“韫舜,这可能是温和解决官场不正之风的最合适的办法。”

谢韫舜冷静的审视他,清醒的问道:“皇上是不是已经在朝堂中笼络势力了?”

贺云开温存的搂她在怀,开诚布公的道:“是,朕能施展的权力有限,用的办法是在当前混乱的官场中暗中择取优秀的官员备用。如果皇后置‘荐举箱’,朕择选的官员都会自动投奔向皇后,为皇后效劳。”

谢韫舜颇觉不可思议,他真坦诚,似乎他表面是在帮助她出对策,实际上,不仅通过她整顿官场肃清官员,还能通过她重用他择取的官员。一举多得,坦诚的心安理得。

贺云开温言道:“韫舜,朕的一切都属于你,为你所用,为你所有。你的一切则属于你自己,朕拥护你。”


状态提示: 79.宜细思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79.宜细思量(2/2) 返回《帝后私房事记》目录下一章:80.忌墨守成规(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