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张浚之死篇(2/3)

文/梦中宋韵55
从陈桥到崖山 | 本章字数:1939   | 从陈桥到崖山txt下载 | 从陈桥到崖山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纵目无敌升级王长生界大清贵人极道天魔从恐怖开始的仙侠仙笼
这是刚刚才挽救国家于大难的英雄,居然被这样对待!这些事可说是钱端礼、王之望干的,但赵眘一定知道!他默许了这些的发生,且推波助澜:22日,海、泗二州的守备被奉命撤销。

8月19日。金世宗对自己的宰执大臣说“卿每奏皆常事。凡治国安民及朝政不便于民者,未尝及也。如此,则宰相之任。谁不能之”

28日,张浚去世。实在的说:张浚在符离之溃后之所以还能活着。完全是凭着一口倔强的、带有浓厚个人英雄主义、同时也包含着浓厚爱国之心的气息在挺着,勉强支撑着操劳做事!

他不仅要与金国争,更要与后方的求和派争,这让他早就油尽灯枯了。一到赵眘决定与金议和,破坏了他在前线的所有举措,他最后一点生存意义也烟消云散…他的死是悲凉壮烈的!

张浚罢相后被贬往福州。临走前,他还上疏弹劾汤思退的亲信尹穑。有人劝他到了现在这种时刻,就别再谈论国事了。张浚表示哪怕再受迫害。也绝不会随波逐流、坐视奸臣当道“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吾荷两朝厚恩,久尸重任,今虽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可见其壮心不已…

可惜还没走到福州,在半路上他就体衰无药。耗尽了生机。弥留之际,他对自己的次子、未来的理学大家张栻这样说“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这是张浚对自己的评价。可见人之将死,其心自平,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古人云:看人要盖棺定论。个人认为这说法很片面,难道说干了一辈子的混蛋事,临死前懂事了,之前的事就一笔勾消,什么都算了?不过推及到对张浚的评价。就实让人不忍再说什么…

张浚很讨厌,他以一介儒生在乱世中迅速升位。最初几步实是让人厌恶鄙薄到了极点。李纲抗金,他弹劾李纲;韩世忠抗金。他弹劾韩世忠。而他自己则在抗金之初毫无作为!靖康之难,开封城死难无数、节烈无数,却不知这人藏在了哪,才留下一条命?

之后苗刘兵变,张浚得以一步登天。仅仅以所谓的“救驾之功”就得到整个川陕的军政大权,之后就是富平惨败,毁了大宋西军百年的威名、实力!直到淮西军变为止,张浚没做过任何与国得利的事。再到赵眘登基,他发动北伐,由于用将不明,导致符离之溃。

可以说:张浚这一生中占尽了南宋的气运!富平、淮西、符离…让南宋总在即将登顶时一脚踩空!这是命运吗?还是说这个人本身就有问题?

绝对是张浚此人的问题!他大事糊涂且嫉贤妒能。害曲端、迫岳飞、拆李显忠的台,这才是他领导艺术的体现!

不过,张浚一生中有一样唯一值得称道的品质:那就是气节!从始至终,他对外锐志抗金、对内不屈于秦桧,哪怕颠沛流离20年,也绝不低头!这绝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张浚哪怕德行有亏、能力不够、私心过重,但这一点也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张浚实实在在是为国操劳而死的!立足于这一点,我们原谅他,且向他致敬吧…

张浚的死让汤思退等败类如愿以偿,这帮从头坏到脚、无可救药的民族罪人欣喜若狂,成批量有建制地上书,要赵眘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过往历史,别再做没意义的抵抗,直接放弃两淮地区,退守长江南岸。马上遣使向金国乞和,这才是眼下免于国家沦亡的唯一机会…

29日,汤思退命魏杞出使金国议和。赵昚亲自面谕魏杞,为和谈定底线:1名分要争;2金军要退兵;3岁币要减;4中原人不归还…魏杞自己也拟了17条上奏,由宋孝宗一一首肯。于是出发,临别时对皇帝说“臣将旨出疆,岂敢不勉!万一敌人无厌,愿速加兵”

胡铨上书极力反对议和“和议若成,有十可吊。不成则有十可贺”太学生王质也上书反对议和。

9月21日,赵昚任命汤思退都督江淮东路军马,长江下游的军事大权完全操于汤思退之手。奈何这人一点军事都不懂。不怕!23日,再任老牌保皇干将杨存中为副都督,钱端礼、吴芾为都督府参赞军事。

如此这般,南宋尽一切努力促成和议。金国方面也变得重视。史料证明:这一切变化都是金国处心积虑搞出来的。完颜褒就是要以战迫和,他的金国比之前辈差太多了,根本就没南侵的可能!

完颜褒所有的愿望就是尽力地压制南宋!必须要让南宋主动弱势,从此服软。这是很高明的策略,越是虚弱就越不能示弱,就像当年三国蜀汉最弱,可绝不能坐待魏国来攻,定要主动出击,才能保持安稳!

“小尧舜”金世宗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他还有众多后续手段,来确保计划成功。却没料到根本用不上!因汤思退给他送了份大礼!

10月,汤思退为确保议和必成,现在要做的是与女真人联手压迫自己的皇帝,要赵眘不得不和!于是汤思退暗中派人去联络金兵,要他们迅速南下。接受过各种各样汉奸帮助的女真人第一时间信了。

于是29日,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分兵渡过淮河,攻打楚州。知州魏胜欲抵抗,被都统制刘宝以不能破坏议和为由拒绝。随后刘宝弃城而逃。

11月4日,金军与魏胜在淮阳激战,从卯时一直战至申时近10个小时,胜负未分。在徒单克宁

状态提示: 张浚之死篇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张浚之死篇(2/3) 返回《从陈桥到崖山》目录下一页:张浚之死篇(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