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魏晋南北朝番外篇40 南梁代齐 4(2/2)

文/胡马啸西风
铁血魏晋南北朝 | 本章字数:1373   | 铁血魏晋南北朝txt下载 | 铁血魏晋南北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抗战之战神李云龙一代倾城挽山河光荣使命1937谍海猎影俺四叔是朱重八
的声势更加浩大,顺长江东下,所向披靡,但是和前方捷报频传相反的是,叛军后方的江陵此时却出事了。史载效忠中央政府的巴西郡(四川省绵阳市)和巴东郡(四川省奉节县)出兵攻打荆州,并在峡口(湖北省宜昌市)大破荆州军,坐镇江陵的萧颖冑恐惧异常,派特使前往萧衍大营,请求调派湘州州长杨公则率领本部兵马回援荆州。没想到萧衍一口回绝,说到:“杨公则逆流西上,纵然抵达江陵,也颇费时日,远水解不了近渴。巴郡的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用不了多久,就会自行散去。目前萧颖冑大人您应该尽量拖延时间,沉着应对。一定需要援军的话,我的两个弟弟还在雍州,下令征调,增援起来岂不是更加迅速?!”

从萧颖冑和萧衍的这一轮“博弈”,我们可以看到萧衍对“荆州帮”的“绞杀”更加紧迫,而萧颖冑还在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我们之前说过叛军内部其实分为“雍州帮”和“荆州帮”两大派系,在郢州之战的时候,我们就看到萧颖冑和萧衍在派系对抗中的所作所为。如今,尽管巴郡大破荆州军,兵锋直指江陵,但从事后结果看(巴郡军并未攻克江陵),萧颖冑此时此刻要求杨公则回军救援却有借题发挥之嫌。萧颖冑此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有他背后的深意。

杨公则我们之前没提到过这个人,他是“荆州帮”的骨干成员,“起事”初期,杨公则就受命接收湘州(湖南长沙地区),在郢州战役时,杨公则率领湘州全部军兵北上汇合萧衍雍州军,为战役全胜立了大功,随后就在萧衍帐前听令,随大军东下,攻击前进。从当前的形势不难看出,如果杨公则的湘州军不能脱离萧衍独自行动的话,他们必将被雍州军最终吞并。而从杨公则本人来讲,如果不能脱幅而去,他也只能死心塌地跟随萧衍鞍前马后效力。上述结果对萧颖冑的“荆州帮”来说,无疑是最不利的。所以在巴郡军兵东出攻击江陵之时,萧颖冑借题发挥,要求萧衍派杨公则回军救援,就是一个能拿到台面上争取“荆州军”权力的一个最好契机。如果杨公则回到江陵和荆州军合兵一处,虽说不能撼动雍州军的老大地位,但是未来实施割据却是完全成立的。就算萧颖冑最终和萧衍达成妥协,杨公则的湘州军也会变成萧颖冑手中重要的筹码。萧颖冑确实是个老政客。

但萧颖冑遇见萧衍算是“既生瑜何生亮”了,这一点对于萧衍来说又怎能看不清楚?所以萧衍立即回绝了萧颖冑的提议,并让他“自生自灭”,用巴郡军兵继续削弱荆州军的实力,对于萧衍来说正求之不得。至于让自己在襄阳的兄弟援助江陵,只是说说而已,要是萧衍真想帮忙,就会亲自下令襄阳守军南下增援,而不是让萧颖冑自己“下命令”了。萧颖冑又如何调遣得了萧衍在襄阳的兄弟呢,襄阳的军事调动最终还是得萧衍说了算啊。

史载萧颖冑在内忧外困中最终病死江陵,而此时江陵政府中央禁军司令夏侯祥封锁萧颖冑死讯,模仿其笔迹继续发号施令,同时秘密报告萧衍这一重大变故。萧衍怎会犹豫,立即命令襄阳老巢派兵南下江陵控制局面,一切布局完毕,才发布萧颖冑死讯。而此时此刻,荆州已经完全控制在雍州兵手中,人心也全部归附萧衍。萧衍和萧颖冑的明争暗斗最终以萧衍的完胜而告终。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我感觉既然夏侯祥这种身居要职的江陵官员都如此做派,证明此时江陵城内外遍布着萧衍的死党和亲信,萧颖冑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他杀”还真是未可知。

不管怎样,扫平了内患的萧衍正踌躇满志的要对建康做最后一击了,萧宝卷的死期已经不远,风雨飘摇的南齐帝国的末日就要到来。

:。:


状态提示: 番外篇40 南梁代齐 4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番外篇40 南梁代齐 4(2/2) 返回《铁血魏晋南北朝》目录下一章:番外篇41 南梁代齐 5(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