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桢(2/2)

文/淡墨青衫
调教大明 | 本章字数:1273   | 调教大明txt下载 | 调教大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九鼎大宋纯种吸血贵公主三国之我是四弟1852铁血中华大雅之世
成的产成品,后来都是这样生产出来。

比起苏州动辄用工千人数百人的工厂来说,京城这里一般的店铺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但惟功的顺字行却是与众格外不同,因为要存货,兼有脚行和塌铺两者的功能,现在还加上钱庄,每个店都有自己的银库,所以在气派的门房里头,更是有另外一番天地。

从门店进入,往里行数十步,竟是豁然开朗,眼前一片敞亮。

有近二十亩地方圆的房舍都被顺字行暗中买了下来,最外围的围墙和房舍不变,但里头已经是另有一番天地。

院子之中,有武库库房,还没被挑到舍人营的部下们就在这里练武,惟功会隔一阵子,亲自到每个店里去考核。门店的掌柜已经换了一批人,同样也很得力,值得信任。

武库南,则是银库,全部用砖石加固过,窗子也封死了,只留下一扇铁门,防盗和防火兼备,再往南,是伙计们的住处。

西边,是存着货物的库房,绵延十余亩地方,房舍近二百间,可想而知,这一个门店可以寄存多少货物。

“胡应嘉,”和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这些伙计们,惟功就不需要任何的客气了,他向新任的掌柜询问道:“老赵在不在,前日听说有眉目了,到底如何?”

“在呢。”

胡应嘉答应着,指着大院一侧,那里有一个忙忙碌碌的身影,中等个头,身形较瘦,正趴在一大堆物事之中,两手不停的在组装着什么。

惟功没有说什么,大步前行,隔着十来步,就是叫道:“老赵,老赵!”

被他叫“老赵”的回过头来,却是一个二十来岁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人,胡须也是留的不长,眉宇之间,满是精明干练的色彩。

“都说叫你们莫这般叫法,生生被你们叫老了!”

“嘿嘿,谁叫你比咱们都大这么多呢。”

“老赵”带着南音,人也很和气,虽是抱怨,但也没太多的情绪,此人也是一个际遇奇特的奇人,可以说是极具传奇色彩。

此人名叫赵士桢,浙江人,但因其祖在朝为官,所以自小也是在京居住成长,后来为太学生,四处游学,在士林中也颇有几分名气。他写的一笔好字,书法号称是“骨腾肉飞,声施当世”,虽然不是什么老儒大家,但在书法上的造诣已经可以够资格卖字吃饭了。后来写的一把诗扇被一个太监买去,这个太监又将扇子带入宫中,叫万历看到了。

皇帝自己已经不能练字,但对书法的爱好倒是在骨子里的,一见赵士桢的字就爱若至宝,隔了没几天就将布衣身份的赵士桢召入宫中,一番对谈之后,赵士桢的奏对也算称旨,于是万历征得张居正的同意后,授给赵士桢鸿胪寺主簿一职,以白衣入仕,赵士桢这番际遇可叫人啧啧称奇了。

但就这么一个书香门第出身,又任文职,书法超绝的文官,居然更大的爱好就是鼓捣器物,做手工活计。

如果在天启年间,估计赵士桢将会和天启帝成为至交好友,但在万历那边他的这点小爱好就不吃香了,不管做什么,都得偷偷摸摸的来,否则叫言官御史知道了,弹劾一本,他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有辱官体这一条是难免要落在头上了。

除非是奏明朝廷,以正经名义研究某种武器,这个倒是可以,只是赵士桢现在也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喜欢天马行空的想到什么做什么。

张惟功也不知道这厮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鲁密铳的大规模的仿制者,迅雷铳的发明者,国朝和宋应星齐名的大家,明末奇人之一,他只知道,这厮不用真心浪费,这一番鬼才,不可白白叫此人虚掷了!

【加微信”和阅读”,】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桢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二十六章 士桢(2/2) 返回《调教大明》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进(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