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三国第五十回 南烨祝融统南中 马超兴兵报父仇(12)(2/2)

文/三卷天书
数据三国 | 本章字数:1182   | 数据三国txt下载 | 数据三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1908再造中华谍影:命令与征服九鼎大宋万事如易醉枕山河刽子手的信仰大唐之逍遥王爷
烨统领士卒达到二十万之众。紧接着南烨兵分三路全面攻占越嶲、牂柯、益州三郡,如今这三郡之中无兵无将,就如同tuō_guāng了的美女任人蹂躏,南烨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南中四郡全部纳入掌中,又遣人将雍闿、朱褒首级送往成都表功。

早在南烨打出刘璋旗号扬言归顺的时候,成都的法正等人便知不妙。如今高沛、杨怀二将都没来得及插手介入四方争斗,南中四郡便皆被董斟所得。这让成都的刘璋等人更是大吃一惊。

刘璋坐在殿上厌恶的看了一眼桌案上两颗叛军首级,又看向一班文武道:“当初你等言用驱虎吞狼之计,又辅以兵马以防一家独大。如今董斟尽得南中四郡又是何道理?”

之前的计策是张松出的,此时他只好硬着头皮出班道:“主公息怒!当初我等错以为四寇兵马相当,力量相差不远。谁想到董斟一人独斗三贼还能大获全胜?不过依下臣之见,董斟独大也不是坏事。”

刘璋眉毛一挑道:“此话怎讲?”

张松道:“那董斟收到主公书信便归顺主公,助主公讨贼,可见其心向主公。既然事已至此,主公何不将计就计,招安董斟,命他掌管四郡。如此四郡皆安,主公还可得董斟一支强军。”

“主公不可!”张松话音刚落王累便出班道:“四郡之地虽说地处偏远蛮夷众多,可也是主公疆土,切不可弃之不顾,更不可交与贼人反叛。此例一开,若各郡效仿,我益州无宁日矣!”

法正出班道:“董斟已然举兵归顺,又讨伐三寇多有功勋,岂可再视其为贼?主公之前密信已然被董斟公开,此时若再讨之,主公则失信于世人也。不如招安董斟。”

三位谋臣的话如同引线点燃了火药桶,大殿之上的众多文武纷纷出班各抒己见,有主张战的,也有主张和的,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刘璋也是左右为难,他虽不喜征战,可是更不愿将四郡之地让给一个蛮邦洞主。这次张松、法正虽都主张招降董斟,可是刘璋却不再信任这二人的谋划,谁让他们之前的计策不好用呢。

沉吟半晌之后刘璋道:“众卿且慢争论!我以为众卿所言皆有道理。不过将南中四郡拱手让予反叛终是下策,不妨先派兵攻之,假若不胜再行招安之策。”

主战的庞羲道:“主公英明!四郡蛮人乃乌合之众,主公一战可定!”

法正听了刘璋之言却是暗自叹息,刘璋的谋划看似两边兼顾,主战主和都不得罪,却最不合理。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既然用兵是国之大事,哪有先打打看的道理?但凡知兵的将领都要先进行庙算,有胜算才打,没胜算就不打。

董斟能以一己之力战胜雍闿、高定、朱褒取三郡之地,岂是易与之辈?法正感觉刘璋这一仗八成要输,而一旦打输了再想招降董斟,董斟还会心甘情愿的归顺吗?到那时情况恐怕比现在更加难办。说不定意识到刘璋不愿纳降又软弱可欺的董斟直接就称王了,南中四郡不复归刘璋所有。

这些念头只是在法正脑子里一转,却没有说出口。这倒不是他不忠心,而是因为他知道即便自己说出来刘璋也不会听。就连吕凯、王伉这样的地方将领都知道刘璋不是明主,法正又岂能不知?所以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


状态提示: 第五十回 南烨祝融统南中 马超兴兵报父仇(1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五十回 南烨祝融统南中 马超兴兵报父仇(12)(2/2) 返回《数据三国》目录下一章:第五十回 南烨祝融统南中 马超兴兵报父仇(1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