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第二百五十六章【一代女皇】(2/3)

文/朝月清风
唐朝那些事儿 | 本章字数:1925   | 唐朝那些事儿txt下载 | 唐朝那些事儿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星海虫神我真的只是想打铁我不想当老大洛诗涵和战寒爵我是幕后大佬网游之风流骑士海贼之万能店铺
,太子是国家之本,如果不立正嫡为太子,人心不稳,整个国家就危险了。再说,李忠太子不是正嫡,他心中不会安宁,可能有窃位之心,这不是宗庙之福啊。”

许敬宗的这些话虽然在理,不过也有些危言耸听。唐高宗不相信李忠会犯上作乱,一来,他没这个胆,二来。他没有资本这样做。

唐高宗明白,许敬宗的背后有武则天撑腰,易立太子是武则天的意思。都走到了这一步,已经不可能回头了。也许对李忠来说,不当太子。是一个更好的归宿。于是,唐高宗批准了李忠的辞职申请。

此时,武则天的势头正猛,而拥立太子李忠的柳奭、韩瑗、长孙无忌等人已经一蹶不振,没有能力与武则天对抗了。所以,对于废除李忠太子的决定也没有什么异议。

显庆元年(656年)正月初六,唐高宗李治降诏废除李忠太子之位,改封他为梁王,担任梁州(今陕西汉中一带)都督,即日离京赴任。

就这样。14岁的李忠在残酷的政治博弈中被淘汰出局。没有强硬的后台,即使爬到了太子之位,也会被拉下马来。他不怪自己的母亲不是皇后,也不怪当初拥立自己当太子的那帮大臣此刻的冷酷无情,只怪自己生在了帝王之家。他希望对自己的迫害能到此为止,让自己过安定的生活,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对他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在李忠被废的当天,唐高宗还下诏册立李弘为太子,年仅4岁的代王李弘就这样名正言顺地当上了皇太子。

让儿子当太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武则天的皇后之位更加牢固,她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她不会就此止步,因为她在朝中的势力还很薄弱。她要继续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强者在取得政权和巩固地位的过程中,早晚都要清除异己,这是统治铁律。所以,搞政治的人,历来都重视排除异己,培养亲信。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武则天也不例外,虽然情敌王、萧二人死了,自己的儿子也当上了太子,但这还不够,因为她还有一大块硬骨头要啃,就是那些手握大权的反对者们。接着,他把矛头指向了当初反对她的文武旧臣们。

也许,你会说,知足才能常乐。作为一个女人,不仅坐上了皇后的宝座,而且自己的儿子又当了太子。普天之下,再也没有第二个女人能够相比,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何必非要把文武旧臣赶尽杀绝呢?

其实,武则天何尝不想过几天太平安心的日子,但当时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不允许她绷紧的神经有丝毫的松懈。那些反对者对她虎视眈眈,一有机会就会把她从台上拉下来。

虽然武则天有李勣、许敬宗、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但许敬宗和李义府资历浅职位低,这些人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不足以与长孙无忌等一帮老臣相抗衡。而那个李勣是个处事圆滑的家伙,关键时刻就脚底抹油,靠不住。

所以,武则天若想打倒长孙无忌等人,从根本上确保后位稳定,就不得不对这些文武旧臣来一次大清洗。

再看反对派,在经历换易太子的事件后,他们隐隐感觉到危险在步步逼近,好在他们还有资本与武则天对抗,这就是除了被贬到潭州当都督的褚遂良外,他们的官职基本未动,依旧身居要职。比如,长孙无忌仍然是太尉,韩瑗为侍中,来济为中书令。这些官职是反对者的底牌,也是他们最后的防线,必须死守,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些老家伙在朝中根深蒂固,一下子撂倒他们是不现实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接一个让他们慢慢消失。

显庆元年(656年)正月,武则天让唐高宗为自己的儿子找几个好老师,以便培养出治国之才。在武则天的怂恿下,唐高宗任命于志宁兼太子太傅,特设太子宾客,由韩瑗、来济、许敬宗兼任,让他们一同辅佐太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把许敬宗摆到和韩瑗、来济一样高的地位,是提高支持者的地位,限制反对派的活动。

也许你会说,只要搞掉长孙无忌,其他的人就蹦跶不起来了。的确,擒贼先擒王,这不假,但长孙无忌是皇帝的肱骨,也是朝中威望最高的大臣,想扳倒这种重量级的人物。难度较大,而且如果贸然对长孙无忌下手,会引来朝中众大臣的反对,这种不得人心的事情还是不做为妙。

所以。武则天准备绕开这堵墙,对其他反对者下手,把长孙无忌彻底孤立起来。

武则天准备亮剑,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对派也不能闲着,必须接招。伺机反扑,否则连反扑的机会也没有了。

若想搞垮武则天,自然是反对的人越多越好,但朝中的臣子们见皇帝和武则天穿一条裤子,所以都不愿意趟浑水,不敢拍着胸脯表态反对武则天。

官场中的人都习惯于自保,他们既不敢得罪武则天,也不敢得罪手握大权的长孙无忌等人,于是,选择了在夹缝中求生存。更多的人做了骑墙派。

对于官场中的老油条们,反对派没辙,只好另觅他人。这时,被贬在外的褚遂良进入了反对派的眼中,如果把褚遂良调回朝中,那么反对派的实力就会增加不少。于是,褚遂良的好朋友韩瑗被推出来,做了急先锋。

天授元年九月初九,正是遍地黄花、秋高气爽时节,神都洛阳艳阳高照。明堂上空祥云缭绕,一只高傲的凤凰就耸立在明堂巨大的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五十六章【一代女皇】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五十六章【一代女皇】(2/3) 返回《唐朝那些事儿》目录下一页:第二百五十六章【一代女皇】(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