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第十二章【唐明皇12】(2/3)

文/朝月清风
唐朝那些事儿 | 本章字数:1925   | 唐朝那些事儿txt下载 | 唐朝那些事儿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星海虫神我真的只是想打铁我不想当老大洛诗涵和战寒爵网游之风流骑士我是幕后大佬海贼之万能店铺
出行护驾总管)两人免去官职。宋璟这时随行,就劝阻说:

“陛下现在是在外巡视(把吃饭说成巡视,有水平!),如果今天为了这件事处罚两人,我担心以后地方官员都会为了迎合陛下,在陛下出行时,无节制的利用民力来为陛下修路,甚至更进一步产生铺张浪费的行为,这样老百姓会遭受很大的痛苦。“

李隆基一听,有理!于是就立刻下令释放二人,不料宋璟又进言:“陛下已经下令处罚,现在因为我的建议而赦免两人,是我代替陛下接受他们的恩德,于公于私,都不该如此。“

李隆基生气的说:“刚才我要处罚他们,你说不应该处罚;现在我要赦免他们,你又说不应该赦免,那到底我要怎么做你才会满意呢?“

宋璟急忙说:“皇上,微臣确实建议应该赦免两人,但此恩应该出自陛下,建议先让他们到东都待罪,等皇上到时再赦免他们就比较妥当了。“李隆基一想,这宋璟还想的挺周到的,于是就按宋璟的建议执行。

宋璟获得皇帝的信任,另一位宰相苏颋也跟他配合无间,宋璟自己本人是这样评价苏颋的:“我跟苏家两代一起在中央政府任职过,苏环(苏颋之父),宽大敦厚,是帝国的重要支柱;但是谈到决策建议及行政事务的干练,苏颋的能力在其父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宋璟已经成为另外一个姚崇,大权在握,于是不少投机分子想要巴结他,以求当官的机会。

据说清高宗(乾隆皇帝)曾经问大臣孙嘉淦(看过雍正王朝的应该记得这个人):“天下有几种人?“孙嘉淦回答:”臣认为天下只有两种人,一种为名,一种为利。“乾隆又问:”那孙爱卿你是那种人?“孙嘉淦回答:”臣不爱钱“。显然的,非常清廉的孙嘉淦也承认自己爱名。

但宋璟不只不贪财,在开元六年初,广州当地人民因为感念之前宋璟在广州都督任上对人民的帮助,打算在当地建立遗爱碑,此事被宋璟严正地拒绝了,可见他似乎也不爱名,那究竟要如何巴结他呢?

(连载更新)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当时有名的隐士范知璿就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之前的人之所以无法打动宋璟是因为他们马屁的手法太过粗糙,只要手段够高明,拍在心坎里,拍的不着痕迹,一定可以产生效果。因为人皆有爱名之心,范知璿深深的这么认为。

于是范知璿就下了一番功夫,写了一篇文章,叫“良宰论“,内容主要是谈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好宰相,写好了之后,范隐士就托人呈现给宋璟。

宋璟看到了之后,刚开始很欣赏这篇文章的论点,认为这位隐士果然是人才,应该提拔他出来当官为民服务才是。但看了一阵子之后,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于是又仔细的看了一遍,这回,宋璟看出范知璿的用意了。原来,这篇“良宰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似乎只是一般性的论述,但仔细看了之后,发现就是在讲宋璟本人,而且不着痕迹的拍马宋璟这样的宰相才是真实的贤良宰相代表。

宋璟不动声色,对家人说,你明天找呈现这篇文章的人过来。

隔天,帮范知璿呈现文章的人兴冲冲的到了。他想,这篇文章一定深得宋大人的欢心,所以这么快的把我找来,到时候,不仅范知璿有机会平地崛起,我也可跟着沾光。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宋璟到了,很严肃的说:

“你记清楚我的话,回去好好的转告范知璿。自古隐士应该是高风亮节,若有所言,也应该是对社会百姓有益的谠言直论。但现在他写的这篇文章,明显的是想要奉承巴结我,这不是一位隐士该有的行为,我为他深深感到不齿!请告诉他,文章既然写的好,就该循正规管道参加科考及官员选拔,不要用这种旁门左道的伎俩来获取官职。“

于是这个人就只好灰溜溜的回去了。

当然除了宋璟以外,可以请托的人还是不少,但宋璟严格遵守规定,将不符的人一一阻挡下来。

被挡下来的人有:皇帝本人想破例提升的老部下岐山县长王仁琛,宋璟的自称叔父(其实是堂叔父)候补官员宋仁超,宁王李宪(即李成器,李隆基长兄)想要提拔的候补官薛嗣先等人,最后还是回到吏部按照规范合理的调整职位。

在宋璟持续的努力下,请托的状况几乎完全杜绝。据史书记载,原来地方官员在秋季时派人上京朝贡的特使(驻京办),都会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来找门路。通常在春季返回地方之前,地方官员通常会获得升迁;但是从开元七年以后,这样的现象已经大幅减少,可见在吏治清明上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现在政府说要停掉省市驻京办,讲了老半天也没谱,真是今不如古啊!)

姚崇/宋璟是开元诸臣之首,两人协助让李隆基矫正了自高宗以来逐渐混乱的朝政与吏治,但是李隆基的野心不仅是做一个像汉文帝那样守成爱民的君主,在国家逐渐稳定后,他开始要的更多,野心更大。另外,李隆基逐渐成熟,不干于把大权交付在一个首相手里,开始改变作风,找来不同背景与派系的宰相,自己加以制衡,就可以大权在握。此时,姚崇宋璟一方面年龄已大,一方面想法跟皇帝不一致,也就逐渐退出政治的一线舞台,开元时期,就此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世致用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宋璟的固执到了

状态提示: 第十二章【唐明皇12】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二章【唐明皇12】(2/3) 返回《唐朝那些事儿》目录下一页:第十二章【唐明皇12】(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