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三国229.十都尉(2/2)

文/苍山虎
农夫三国 | 本章字数:1197   | 农夫三国txt下载 | 农夫三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后共出过十一位宰相,加上武则天之母、杨皇后、杨贵妃、众多杨氏驸马,可谓显赫无比。宋朝之满门忠烈杨家将亦为弘农杨氏后人。(注)

这么一个显赫之家,部曲数万口,自然不是邓季敢轻易下口的,万幸其族经董卓之乱、张济劫掠事,实力大减不说,亦已迁往长安投杨彪避兵祸,如今已不在弘农。

杨氏虽不在,然弘农郡多山,这乱世中自多生盗贼之辈,劫掠难民,亦难得治理,离李傕、郭汜又近,故邓季将新任的十三都尉尽派往驻扎,肃清流寇,防备西凉军,同时整合训练军队。

湖县、华阴、卢氏三县要么偏远,要么离长安过近,邓季只准备于弘农、陕县、黾池、新安、宜阳、陆浑六县内安置六万户百姓,又已议定平阴县令杨立为弘农太守,治理民众。

打算如此,然新挑出的一万七卒兵心尚未稳,官仓也暂时拿不出粮安置百姓,只能先将民众屯驻在河内与河南两郡内,尚未给他们建户册,亦未使精壮、卒兵们强行成家。

这一切都必须在弄到充足的粮食后才可施行,数州大饥荒,田丰、邓季无计可施,只能指望邓芝荆州之行。

近百万无户册的民众拥在两郡,故引得治安大坏,唯一的好处是精壮们尽被邓季差往河内参与建筑,“杜公坞”之建大快,一栋栋地在河内地上竖立起来。

百姓尚未迁到弘农郡,十三都尉先出屯弘农,肃清境内乱民、贼寇。

十三位都尉所统领都不是原来旧部,他们属下挑出的卒兵早被邓季拆散得七零八落,又从虎牙、荡寇两军调换些人安置进去,都尉们初上任,都觉得再没之前的日子过得惬意。

出屯弘农第七日,都尉何曼因私杀麾下卒兵,为监察拿问,押送往雒阳,邓季令斩首以明纪。

何曼被斩,惹得何仪顿时大恐,复领数十旧部潜逃山林,再为盗寇,后为孙观所征讨,临阵斩杀。

以上两人乃黄巾出身,此事不足为奇,陈简则有袁术军中旧习,因处事不公、逞威军中,为属下卒兵刺杀而死。

不过十数日,邓季新委的十三都尉已折三人,其等所统之卒兵只得又再打散,合并给其余十部。

原先势力弱小时,麾下卒兵多能看顾得到,然便如此,追随邓季的老蛾贼们亦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将军纪整合好,“勇卒七德”才渐得推广认同。如今这些都尉下辖多为老贼、兵痞、流民,彼此间陌生,将领不熟,对邓季亦缺认同感,要想一时便得稳是绝不可能。

臧霸、孙氏兄弟颇有才干,原泰山贼的军纪、统领都要比黄巾、袁术军好得多。

二何、陈简前车之鉴不远,数部都尉军中不稳,邓季只得留太史慈于雒阳泡汤药,将虎牙军各校按曲分散到弘农去陪屯十都尉,有人监督于旁,刘辟、龚都、黄邵、雷薄四人才开始战战兢兢,用心揣摩河南军规,随麾下学遵勇卒七德。

将领如此,老贼、兵痞们也略收敛起旧日习性,开始慢慢融入军中,形势才得好转起来。

一月后,邓季令以钱帛重赏治军严整之张辽、臧霸,肃匪有功的郝昭、孙观。

注:弘农杨氏中杨奉之子孙显赫,但不少人误认此杨奉便是李傕将领杨奉,实际只是重名,杨家将祖上之杨奉,乃东汉末年太尉杨彪的爷爷辈。

(大声滴说,老虎要保持在首页,没有好位置的推荐,兄弟们赏赐点赞啊~~要赞!要赞!)


状态提示: 229.十都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229.十都尉(2/2) 返回《农夫三国》目录下一章:230.求粮(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