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当官那些年第七十三章 营销(2/2)

文/惊年渡
明朝当官那些年 | 本章字数:1227   | 明朝当官那些年txt下载 | 明朝当官那些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谴责王廷,“罔顾禁令”,但王廷也不是吃素的,也上奏疏和张经辩论,说这一次的通商贸易中,并无倭人,第二就是官方正式贸易,带动民间贸易,总比走私的强。

“府尊如果每年能给朝廷上交这么一比款项,我觉得张经即使是六省总督,也奈何不得您,”陈惇道:“不过……算了。”

陈惇当然有未竟之言,苏州这个织染局这一次的确出了大风头,能一次性给国家上交这么多钱,自然会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被盯上的感觉就是如此了,甚至陈惇觉得要不了太长时间,朝廷就会派下人来,揽过这个金娃娃。

不过怕什么,织染局就让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地去抢吧,展览会最大的作用不是卖出去了五十万匹丝绸,而是用官方带动了民间的互市贸易。在陈惇的建议下,王廷在苏州港口设立了“牙行”,这种官办牙行起着为双方议定物价、往来说合的作用,对开展同西洋商人的互市贸易十分有利,凡朝廷“勘合”之国,许带方物,在官设牙行中与苏州商民进行贸易,牙行就可以监督每一笔交易,并课足商税,光是这个税收,其实就可以和卖出丝绸的收入相持了。

陈惇这一次也发了一笔财,主要是他的东街优势太大了,报纸的宣传和展销会的所办地,让这一条街成了苏州新一个繁华景点,不过所有的资金收入都被陈惇投入进了他的报业中,如今东街的门面店就是“文集报社”,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的,都慕名而来,报社规模也在日益扩大。

比陈惇预想地还要早,苏州民盛巷也出现了一家中规模的报社,一切的东西都在模仿陈惇的文集报社,甚至包括版面,甚至包括通栏广告——

当然怎么培训新人称为合格的媒体人,以及怎么在这个营销时代突出自己的优势,就被陈惇提上日程,亲自授课了。

“老板,什么叫营销时代?”报社经理很有求知心。

“问得好,”陈惇指了指外面,道:“你们听,为了吸引顾客,商贩便要吆喝叫卖,什么样的叫卖声都有。不同的商家叫卖声各有特点,卖烧麦的唱,‘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卖萝卜的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这就是在推广、传播和销售自己的商品,我们报纸的营销是以丰富和完善媒体自身内容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营销时代,大家都在营销,做的又是一样的东西,怎么才能突出自己,脱颖而出呢?”陈惇道:“我来举个例子,头版是一份报纸定位和风格最集中也最直接的提现,你可以写很多信息,但读者只会被部分信息所吸引。图片、大字、广告安排就是为了夺取读者的眼球,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陈惇道:“大家知道,上个月应天巡抚丁忧去了,如果让你们拟标题,你们怎么写?”

报社经理石崇志就道:“彭巡抚丁忧扫其母之墓,如何?”

陈惇哈哈一笑道:“这个就是普通的标题,读者一般看一眼就知道标题下的文章是什么内容了,他们还有什么兴趣去继续阅读呢?如果让我写,我会写‘彭巡抚去山东扫他妈的墓’,这个标题会不会吸引人呢?”

报社众人齐齐咽了口唾沫,随即哄堂大笑起来。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陈惇耐心解释道:“所以对标题制作,必须要非常重视,我更希望你们有一些神来之笔。”


状态提示: 第七十三章 营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十三章 营销(2/2) 返回《明朝当官那些年》目录下一章:第七十四章 欲殴之(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