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17.桓温发家史(2/3)

文/再叹峥嵘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 本章字数:1920   |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txt下载 |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1908再造中华谍影:命令与征服九鼎大宋万事如易醉枕山河刽子手的信仰重生之我成了隋炀帝
遗孤。值得同情,值得赞扬!孝悌之心人所共知!再联系起年幼时“奇骨、英物”的评语来,于是,一个艰苦奋斗的、积极上进的、大有为的、可以作为励志典范的大好青年出现在世人面前。

或许桓温也没想到,自己为父报仇的事情最终传到了晋成帝司马衍的耳朵里,更没想到,这成了他出人头地,走向成为一代枭雄的契机。

司马衍亲自接见了桓温,还和他聊了天,在闲话家常之余,双方共同回忆了桓彝为国尽忠的英勇事迹,桓温也抓住机遇积极表明自己愿为皇帝尽忠,为皇帝服务的迫切要求。司马衍自然大为喜爱,不仅允许他承袭其父亲万宁县男的爵位,而且见他容貌端庄,器宇轩昂,才学过人,还把姐姐南康长公主嫁给了他。

就这样,桓温一跃成为了皇帝的大舅哥,而且由于天子佳婿的身份,终于获得了涉足东晋政坛的政治资本。

这是桓温人生最为重要的转折,获得皇室的信任是一切成就的前提!

南康长公主是有名字的,叫司马兴男,晋明帝与庾皇后(庾文君)所生,性格刚烈豪爽,颇具男儿气概!晋成帝觉得如此姐妹和持刀杀人者桓温正是一对,于是就便宜了他。

司马兴男在历史中是留有故事的,《世说新语·贤媛》中有记载:

桓温灭掉成汉后,娶成汉后主李势的妹妹为妾,甚宠爱之。南康公主妒火中烧,趁桓温不在,持刀欲杀李氏。但见李氏在窗前梳头,发垂委地,姿貌绝美。徐下结发,敛手向公主说:“国破家亡,无心以至。若能见杀,实犹生之年。”神色闲正,辞气清婉。南康公主掷刀上前抱着李氏说:“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连我看了都会心动,更何况是那老家伙)。

这事就这么流传了下来,后来成了一句成语,叫做:我见犹怜。

由于姻亲关系,由于共同的理想(北伐),桓温和庾翼(媳妇的娘家舅)亲近起来,两人相约共同平定天下。

当时庾翼官至荆州刺史,手握数万大军,而且正在准备北伐。刚刚成为天子佳婿的桓温和庾翼并不在一个级别上,只能给人家打打下手,在庾翼麾下任职前锋小督。

志同道合者大多互相欣赏,初涉政坛的桓温自然也得到了庾翼的推荐:“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叔、召伯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庾翼死后,正是桓温继承了庾翼衣钵,领导对成汉和北方胡族的战争。

成年后的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面有七星。史称桓温“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刘惔(魏晋八君子之一,有识人之明)曾称赞他说“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并不辜负庾翼的荐举,也确如温峤所言:有奇骨,真英物也!当然,刘惔还说:“不可使居形胜之地,其位号宜常抑之”。刘惔不仅看出桓温才华横溢,更看出桓温志向非常。

或许,真的是相由心生吧!人心中所思所想和所有的志向,日积月累后,会长在脸上。

公元345年七月,庾翼去世,八月,桓温接替庾翼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并领护南蛮校尉,掌握了东晋在长江上游的兵权。从那一天起,桓温手握雄兵,居形胜之地(荆州),开始了他的枭雄之路。

其实,庾翼死前希望接替自己的人并不是桓温,而是他自己的儿子,虽然庾翼非常欣赏、器重桓温,但并不代表他愿意向朋友出让自己家族的权益。荆州,太过重要!

东晋朝廷在商讨庾翼的继任者时,推荐桓温的何充(执政中枢)对荆州的战略地位有过一段精彩阐述:

“荆、楚,国之西门,户口百万。北带强胡,西邻劲蜀,地势险阻,周旋万里。得人则中原可定,失人则社稷可忧,陆抗所谓“存则吴存,亡则吴亡”者也。”

那时那地,荆州具备了东晋建国以来最好的社会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荆州是战备物资中心,是战士来源之处,是南征成汉的桥头堡,是北伐中原的前进基地。荆州,由于地处长江上游,是东晋王朝国之西门,随时影响建康安全,威胁东晋安危。执掌荆州,为桓温后来的南征和北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且,从此之后,桓氏的兴亡与荆州紧密联系在一起。

突然想起《隆中对》中的一段话:“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可惜后来荆州丢了,于是,诸葛孔明纵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坐困西蜀一隅,六出祁山而无功。

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桓温是决然不会沉溺于温柔乡中吃“软饭”的,否则也绝不会有史书中那般赫赫威名!艰难险阻或者安逸享乐只会让怯懦者止步,梦想却会敦促强者义无反顾,一往无前。

345年,前燕还是东晋的属国,并没有后来的那般强大,依然在辽东的土地上东征西讨,寻求机遇发展壮大,偶尔也会派遣使者,问候一下作为宗主国的东晋朝廷。强大的后赵还没灭亡,石虎也还健在,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正和他的儿子们过着残害人类的好日子,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那年,刚刚兵权在手的桓温内心却是澎湃的,躁动不安的。有志向者,还需要

状态提示: 17.桓温发家史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17.桓温发家史(2/3) 返回《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目录下一页:17.桓温发家史(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