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六七四章 穷的只有粮(2/2)

文/鲈州鱼
三国第一强兵 | 本章字数:1300   | 三国第一强兵txt下载 | 三国第一强兵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以北三百里!

若王门见战事不利,引草原援兵大举入寇,那些草原异族可不会理会黑山军是不是单纯借道。

当年的河北大战中,异族骑兵来去如风的恐怖,给张燕留下了太过沉痛的印象,他真心不想再经历一次,更不愿意黑山军被卷入战乱之中。

此外,大军过境,对西三郡的影响也很大。

王羽要在漂榆津建港口,输送粮食的事,张燕已经通过某些渠道知道了。海运或许可行,或许不行,但无论如何,于禁的西路军都享受不到这个便利。

张燕怀疑,王羽是不是在打西三郡的主意。

倒不是他杞人忧天,有受迫害妄想症什么的。他经营西三郡的政策,是按照张角当年的一些模糊理念,结合以青州新政中均贫富、轻徭薄赋的概念建立起来的。加上这两年也没什么天灾人祸,因此,西三郡虽然不算很富,但经过两年的积累,民间的储粮倒是很多。

治政者少收税,不贪腐,大家闷头种地,工业就是男耕女织,没有,或少有商业流通,这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治。正常情况下,这种理想化的状态很难出现,但河北的特殊形势,结合以张燕执拗的心态,就形成了西三郡特有的风貌。

只可惜,西三郡的民众身在宝山而不自知,更向往魏郡的繁华。广平郡的百姓就经常会主动过境,用粮食换取魏郡的各式商品,回来后向邻里亲朋炫耀,惹得更多人过去。而巨鹿和赵国以及广平北部的居民离得远,积压的粮食却没有外销的渠道。

张燕很怀疑,以王羽的精明劲儿,他会不会打西三郡百姓存粮的主意呢?

答案是肯定的!

王羽要不打这些存粮的主意,他也不可能有今天这等成就了。

张燕可不想为人作嫁,在他看来,王羽崇商的策略完全是急功近利。现在可是乱世,乱世之中,还有比粮食更重要的东西吗?可王羽竟然准许商人向境外输送粮食贩卖,这简直就是败家啊!

张燕将这些道理对孙轻细细分说了一遍,然后摊摊手道:“孙兄弟,你说是不是这么回事?咱们辛辛苦苦攒了两年粮,以后再有什么天灾人祸就不怕了,可一旦让羽林军过境……”

“你知道吗?现在青州商人很喜欢跟着军队走。在前面的帮忙探路、收集消息,后面的就到处兜售,帮忙筹集粮草,然后去换什么贡献度……以那些商人的奸猾,让他们大张旗鼓的从咱们的地盘过去,乡亲们的存粮,还不都得变成羽林军的军粮啊?”

张燕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物以稀为贵,男耕女织怎么也比不过青州的规模化生产。西三郡民间的粮食存粮这么大,青州商人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就从百姓手中换到足够的粮食,然后转手提供给羽林军。

张燕自己可以不和教众斤斤计较,不管怎么样,肉烂在锅里就不吃亏,但这便宜要是让外人给占了,那他可就心疼了。

“燕子你顾虑得对,很对,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把便宜给占走了。”听过了张燕的分析,孙轻大力点头。

张燕心中一松,下来了,一把握住孙轻的手,感动道:“知我者,孙兄弟也。”

感动就是这么一瞬间,下一刻,孙轻一句话就把张燕给搞晕了:“粮价得涨涨才行,一斗粟米,怎么也得换上一斤白糖或二两花椒吧?弟兄们,你们说呢?”

“没错,是得涨涨,不过也不能太过分了,人家可是把东西送上门了,叫价太高,将来人家不来了咋整?”

“是这个理儿,羽林军过境,这是件大好事,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才是。”

“就是,就是!”

头目们交口响应,大伙儿穷的就剩粮食了,不趁机好好赚点家用怎么行呢?

张燕目瞪口呆,彻底傻眼了。


状态提示: 六七四章 穷的只有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六七四章 穷的只有粮(2/2) 返回《三国第一强兵》目录下一章:六七五章 无极甄氏(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