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第九十九章 世事无常(2/2)

文/唐远
唐醉 | 本章字数:1390   | 唐醉txt下载 | 唐醉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娘!”见此陈易也不要再说什么,和苏定方一样作礼告退!

苏定方一肚子郁闷地往宫外走去,心里在长叹着气,他实在弄不明白皇后娘娘为何不让他回青海统兵。对青海事务也不打算听从他的意见,有点悲从心里来的感觉。

今日他是先请见了皇帝李治,和李治商商谈了半天,李治是没有犹豫就答应让他回青海统兵,掌领青海军务,但也说,一切都要听从武则天的安排,并说这段时间他因身体之故没有去关注过朝事,一切全由武则天在那里掌理,让苏定方自去和武则天说说。

弄不明白具体情况的苏定方听了李治的话后也马上到仙居殿请见武则天了。只是他没想到,武则天却婉拒了他回青海的请求,让他继续在长安静养,这让他再生出前些年曾有过的那种被冷藏的感觉。

苏定方的兵法得自李靖的真传,与李勣、侯君集不同的半路出家。他可以说是李靖唯一的衣钵弟子。不过在师从李靖后,因为替这位恩师背黑锅的原因。许多年没得朝廷的重用。甚至在李靖去逝后,他依然只领一个郎将职,差不多算是闲着无事过了十几年,直到李治上台后,他才慢慢得到重用,并在数次征战中发挥了他军事方面的才能。先后平定西突厥、葱岭、百济三国,皆生擒其主。

这些年与吐蕃人的交手中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从未有过败绩,他自信凭着他功绩。朝中没有什么人可以和他相比的,即使是李勣也是如此,只不过他功劳虽然大,但在朝中人缘却并不好,随着一直交好的宰相李义府的倒霉,他了受到了一定牵连,虽然说皇帝李治非常信任他,没有追究他的罪,依然让他身居要职,但皇后武则天却因种种原因,渐渐对他冷谈了。

苏定方在军事上虽然可以用天才来形容,但在政治上却近乎白痴,因性子直爽,还曾与多人发生争吵,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当年与李义府的过密交往也是因为性子直爽之故。老狐狸一样的李义府以假惺惺的套近乎就让苏定方以后这位朝中重臣对他另眼相看,因此而交往甚密。李义府身居要职时候,他也跟着风光,数次出征大总管的位置都轮到他,直至李义府倒台,他也跟着受冷遇,但这个时候他依然不清楚为何受到冷遇,甚至一些军功都没得到应该有的奖赏。最近这几年得是大材小用,接替了因病亡故的青海道行军大总管郑仁泰的职,主管青海军务,一呆就是几年。

虽然说这几年他在青海干的不错,以劣势兵力打的吐蕃人找不着北,不敢再侵袭大唐的边关,但因此受到的朝廷奖赏并不多,与他立下的功绩完全不成正比。苏定方现在有点明白,他受到冷遇及同僚排挤与他前些年与李义府交往过密有关,但事情已经过去,无法再补救了!

他并不是很在乎荣华富贵与朝中的官爵,当年的恩师李靖也曾说过,他只适合当统兵的将领,而不适合从政。但他是名军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上战场厮杀,这次出征高丽,原本以为可以率军出征的他,在看到了朝廷的诏令后,很是失落。那里有他的遗憾,当年无奈从平壤撤军时候他曾发誓过,一定要举兵荡平高丽,将大唐的龙旗插在平壤城头,但如今看来这愿望再也没机会实现的。

不过虽然失落,但他还是以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平静接受,并将目光重新投回到他熟悉的青海,担心吐蕃人趁机来占便宜,因此而数次向朝廷上表请求重回青海,但一直无果,今日亲自进宫请见依然如此,这让他有点心灰意冷。心灰意冷了,连走路的气势都有些不如从前,显得有点落寂。

好像又要被朝廷冷藏了,为何过去这么多年,还会绕回这样的命运呢?

但就在他心里叹着气,往宫外方向走去之时,却听到从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邢国公慢走,在下有一些事想向你请教!”


状态提示: 第九十九章 世事无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九十九章 世事无常(2/2) 返回《唐醉》目录下一章:第一百章 酒逢知己上(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