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开序幕(2/2)

文/再次等候
明末疯狂 | 本章字数:1091   | 明末疯狂txt下载 | 明末疯狂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汤火。躬于恒冀,绥靖黔黎。犹虑尔君尔臣,未达帝心,未喻朕意。是以质言正告: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加惠前人,不吝异数。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彰尔之孝;有室有家,民人胥庆,用彰尔之仁。凡兹百工,勉保乃辟,绵商孙之厚禄,赓嘉客之休声。克殚厥猷,臣谊靡忒。惟今诏告,允布腹心。君其念哉,罔恫怨于宗工,勿阽危于臣庶。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广贻谷于身家。永昌元年谨诏。”

而永昌元年诏书,其实就是大顺政权向大明朝发出的一份最后通牒式的劝降书。而在诏书中,全面地揭露了大明朝的极度腐败,指出这个朝廷维护的只是勋贵、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天下的财富都落到了宗绅(明宗室和官僚)、公侯、宦官的手里,对于平民百姓却征敛重重,造成了闾左之脂膏罄竭。这就迫使人民起来同他们拼命。也就是说,向天下表述了大顺政权的正义性。

接着,李自成庄严地宣布:“朕起布衣,目击憔悴之形,身切痌瘝之痛。念兹普天率土,咸罹困穷;讵忍易水燕山,未苏汤火”。表达了他和天下百姓具有共同的命运,要把战斗进行到底的决心。

不过为了减少进军中的阻力,诏书也给崇祯皇帝指明了出路,要他“度德审几”,看清形势,及早投降。

而在此诏书中,那句“君非甚暗”,似乎认为在李自成眼里,崇祯皇帝也不是那么坏,主要是大小臣工为非作歹,把大好山河弄得乌烟瘴气。

可在本质上,这封诏书毕竟是劝降书,所以在语气上就不能不稍留余地,如果把崇祯皇帝说得昏暗已极,劝他识时务就变成了对牛弹琴。不过谁也不会相信,如果崇祯皇帝真的投降的话,李自成就会放过崇祯皇帝全家,这无非就是一个宣传策略罢了。

而在永昌元年诏书发布的前后,在崇祯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大顺军就按照原定部署,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畿辅地区进军了。

大顺政权的此次行动,无疑是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因为这时候北方已经没有了有实力的明军存在,而中原地区,汝宁军也是再与清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鏖战,也都根本脱不了身。

李自成他们更认为:自己的百万军队,足以碾压任何一股势力。尤其是他们对清军的实力是严重估计不足。

在李自成这些三边军镇出身的人的眼里,三边陕军本来就比辽军强上许多,而清军的实力,也最多比被陕军欺负得找不到北的蒙古军队强的有限。所以这样一比较,他们就认为清军不过如此,只是因为没有陕军出现,才让清军蹦跶到了现在。毫无疑问,这种毫无常识的看法是有些可笑。

李自成他们更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的百万顺军,核心部队也就二十万,其他的最多也就是起到辅兵的作用,在战场上的战斗力并不怎么样。再加上顺军都是在短时间内,由各支部队聚合在一起的,所以相互配合和向心力都是相当差。

但不管怎么样,顺军这次进军,拉开了各股势力问鼎天下的序幕!


状态提示: 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开序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开序幕(2/2) 返回《明末疯狂》目录下一章:第八百五十五章 传令(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