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七十三 诸省之变五(3/5)

文/绯红之月
赤色黎明 | 本章字数:1949   | 赤色黎明txt下载 | 赤色黎明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抗战之战神李云龙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一代倾城挽山河1852铁血中华上门兵王
快的与北洋合作。浙江这地方,地方与官府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哪怕是面对身为外来人的北洋新军第三镇,浙江地方上也能保持表面关系。

但是双方的合作是绝对谈不上的,经过重新整顿的新军第三镇也就万把部队,虽然也弄了些地方官,不过用“白眼狼”来形容这些新的地方官员完全不足形容其可恶程度。他们集贪财之辈与无能之辈于一身,可以说段祺瑞的一大半名声都是被这帮新官给败坏的。

酝酿了一阵,段祺瑞说道:“蔡先生是想插手整个浙江么?”

蔡元培坦然答道:“不是插手,而是与段公一起组建浙江新政府。段公,如今的局面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光复会也很承袁公的情义。以前的事情若是纠缠不休,只是让浙江越来越乱。这对段公有何好处。光复会愿意支持段公坐稳这浙江,不过光复会却只要一件事,明年的国会中,浙江议员必须是投票同意推翻满清的。”

对于满清的覆灭,段祺瑞早就知道只是时间问题,北洋拿不到关税,那就肯定要推翻满清的。这些面子上的功夫倒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些议员们到底怎么才能支持段祺瑞,支持北洋。对江浙的奸猾士绅,段祺瑞真有点应付不了的感觉。用武力可以勒索财物,征收税收。可是一旦建立议会,段祺瑞就势必要分权给议会。那时候段祺瑞总不能用军队威逼议员们听话吧?

见段祺瑞已经有了合作的打算,蔡元培拿出了一份东西,“段公,这里是孙文先生写的《三民zhu义》文稿,里头对政府组建很有想法。段公不如看看再说。”

段祺瑞不是不关心政治动向,他经常与王士珍通信,讨论的就是现在天下的政治构架。单以政治建设而言,人民党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在彻底摧毁了旧有的制度上,人民党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建立起他们的组织。

能称为紧随其后的就是江苏的王有宏,在人民党攻下苏北之后,段祺瑞并不相信人民党会遵守与袁世凯的协议,保留苏南。结果人民党却真的遵守了协议。王有宏以宪政先锋张勋继承人的角色登上了苏南的政治舞台。好歹把江苏议会给维持到现在。也算是历经风雨。

王士珍认为这些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纲领,他们能够按照一套模式来组建政府。北洋的模式很简单,就是满清的一个变化。但是北洋素来重视工商,重视开设银行。在北方,袁世凯已经命人开设了好几个实业银行,投资给地方工商业,倒也有了些成效。

而浙江孤悬北洋之外,如果想完全模仿北洋的模式是不可能了。甚至经济上与北洋联成一体都做不到。段祺瑞直觉的感受到,他现在身担北洋重任,只能开创属于段祺瑞自己的浙江模式。到底选择怎样一个模式,段祺瑞始终没有头绪。

看着蔡元培热心介绍的《三民zhu义》文稿,段祺瑞哪怕是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他也很想有所借鉴。心里头搏斗了片刻,段祺瑞接过了那份文稿。

段祺瑞终于接过文稿,蔡元培心里头大大的松了口气。自打1905年后,革命局势变化之快令蔡元培瞠目结舌。作为著名的学者,蔡元培坚信行动重要,但是理论更重要。遍观当时真正以推翻满清目标的革命党,孙中山已经是最能拿出理论基础的人。蔡元培宁肯暂时离开光复会,而与孙中山商讨,就是欣赏支持孙中山的革命理论。

陈克这个青年当时根本就不入蔡元培法眼。更别说陈克自己根本也不投身光复会,而是单枪匹马的在上海搞起了自己的革命组织。就这么一个身无分文,靠向秋瑾卖表换取了几十两银子的青年。开场染布、制药,接着办学校,组建政党。再拜严复为师,去北京见了见世面,接着突然就崛起在安徽的水灾中。

等蔡元培再把目光转回陈克身上的时候,就眼见人民党猛烈崛起。大有席卷天下的模样。而与人民党保持合作的陶成章与秋瑾、徐锡麟等人,虽然屡遭挫折,却也在率领光复会脱离同盟会之后建起了功业。黄兴宋教仁1908年脱离同盟会,带走了作为骨干的湖南华兴会成员。原本位居革命领导地位的同盟会,在没有任何外敌打击的局面下竟然这么急速瓦解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孙中山并没有消沉。相反,他埋头著书立说,试图建立起能与人民党对抗的革命理论。蔡元培觉得帮不上忙,这才回到了浙江。却恰逢段祺瑞统领北洋第三镇杀进浙江,给了陶成章、秋瑾等人领导的光复会沉重打击。听到了陈克传的话,蔡元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往袁世凯那里谈判的。却没想到袁世凯居然给了光复会存在的空间。

光复会从灭顶之灾中保住了存在,可局面变化给了同盟会最后一击。袁世凯与人民党突然脱离军事对峙,回师北京夺取了中央政权,同时大开国会。这下,曾经在日本闹腾革命的各个派系,以及革命青年们都看到了共和宪政的曙光,他们再也不管同盟会。要么倾向于已经实际确立的君主立宪,要么干脆就回国投奔北洋去,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蔡元培得到了从日本传来的消息,同盟会已经名存实亡。内部各个派系全部回国,参与到各省的议会争夺中。还固守同盟会的,只剩了孙中山、陈其美,还有北方以汪精卫为首的少数革命青年。

就在心急火燎的时候,孙中山突然把终于完成的《三民zhu义》这份革命

状态提示: 七十三 诸省之变五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七十三 诸省之变五(3/5) 返回《赤色黎明》目录下一页:七十三 诸省之变五(3/5)(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