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第一四四章 山地师的想法(2/3)

文/河马散人
辛亥大英雄 | 本章字数:1965   | 辛亥大英雄txt下载 | 辛亥大英雄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其中一个木箱子抬了下来,打开后里面的东西让宋子清和蒋方震都略微有些犯傻,只见到一根长约一米多长,手臂粗的黑se钢管横卧在箱子里,旁边还摆放着三角支架和一个z有些凹陷的大铁盘子。杨秋看到这些却一下子兴奋了起来,迫击炮!自己最急需的迫击炮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弄出来了!

“苏老,这是什么?”

“大炮啊!”苏洪生别提有多兴奋了,立刻让士兵组装。

大炮?曾经留学德国的两人有些愣了,这算什么大炮?其实这也不怪他们,迫击炮是i俄战争时期才出现的新式武器,两人留学时德国也才刚刚研制成功准备部队,而且是短身管的怪物,就算此刻都没有大规模批量制造。现代意义上的迫击炮知道1927年法国加装了缓冲器,克服了炮身与炮架刚xing连接的缺点才算成型。

安装迫击炮的士兵看起来已经摸过较长一段时间,动作比较娴熟,很快就将一门80毫米迫击炮安装好。

这种迫击炮是仿制后世的67式,炮尾装有拉发机构,便于平时训练。炮管明显较粗较厚,这是因为杨秋对国内炮钢的不信任,所以他才向美国采购了大量武器级钢管,就是为大量制造迫击炮准备的。缓冲机为单管双簧式,方向和高低机采用机械齿轮结构,通过转动手柄可使大小锥齿轮及螺筒转动,进而使高低螺杆上下移动,赋予炮身高低she角。瞄准镜也是机械式的,因为国内根本没有光学制造设备。

虽然简陋粗糙,但却切切实实是一门可以使用的现代迫击炮!等士兵完成安装打开弹药箱后,杨秋最后一口气也松了。弹药箱内,并列躺着六枚炮弹,弹翼、尾杆、药包无一不全,唯有橡胶闭气环用树脂胶皮代替了,这是因为国内目前缺少橡胶,必须等向美国采购的硫化设备抵达才能想办法弄出硫化橡胶。

“这都试验过了?”杨秋声音有些急,他看到迫击炮后就升起了借机将第五师彻底改造为山地师的想法,因为迫击炮是山地师最佳火力支援武器。苏洪生做事沉稳,上次汉一型轻机枪也是完全通过实验才拿来给杨秋看的,这回的迫击炮其实一个月前就造好,但因为从来就没造过这种大炮,更替提不上实验,所以捧着杨秋的使用说明和训练手册足足试验了一个多月,才终于放下心拿来交付。

士兵们安装好后,杨秋就迫不及待将大家带到了靶场。大家只见到,士兵调整好she角后将炮弹从顶部装入,然后砰的一声轻响,青烟冲出炮口时能清晰看到一个黑点冲向了远处。

“轰。”

三公斤多全黄se炸药填装的炮弹威力还很不错,加上预刻的破片,立刻就将远处的靶标击碎,腾起的火团大小甚至可以媲美75毫米野战炮了!让宋子清和蒋方震都顾不上危险,全涌了过去亲自体验一把新式迫击炮的威力和使用方法。只有杨秋暗暗皱了皱眉,问道:“最大距离测试了吗?”

苏洪生还沉静在喜悦中,没注意到他的神se,说道:“最远能打到1100米,但这个距离jing度比较差,最准是 米左右。其它也都没问题了,就是碰炸引信咱们产的不行,还需要用德国原产货。”

1100米杨秋挠了挠头,想起抗i战争时期的一举顺口溜,“八二炮真奇妙,打不响往外倒,倒不好,连人带炮全报销”。这句就是指黑火药做发she药包的诟病,距离短,炮弹弹道不稳定。当时新四军解决的办法是用废电影胶片磨成粉末。现在电影胶片还属于奢侈品,好在硝化纤维已经有了,关照道:“告诉张文景和申树楷,看看能不能进口一批硝化棉,你们用它实验能不能做发she药,要是行的话就干脆采购一套设备,不要怕花钱。自产的引信质量还是要尽快提高,等那些奥匈的工人身体好了后,jing密活让他们先做你们跟着学,目前暂时进口一批吧。”

杨秋将需要改进的地方交代完后追问道:“造出了多少?目前的产量每月能出几门?有多少士兵能cao作这种炮了?”

苏洪生不敢欺瞒,立刻说道:“主要还是我们没无缝钢管技术,都要靠铸造,所以现在只有八生六门,十二生四门,会用的炮手有十几人了。炮厂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在照图纸仿造您那个七生管退轻炮,所以每月暂定两种口径各六门,这种炮弹也是新造,目前每月只能产三千左右。”

“产量不要急,造一门就必须能用一门!我已经向美国订了很多这种炮管,最迟两个月后就能交付,目前最主要还是完善工艺。”虽然杨秋心急要立刻把迫击炮送往贵州实战测试,但为了鼓励大家还是先安慰了两句,才说道:“子清,你立刻发报给张文景,让他以最快速度把这些炮和炮手送到贵阳去进行实战测试,顺便帮帮苏小虎。”

蒋方震和宋子清恰好走过来听到这句,相视一笑。有了这种一个壮汉就能扛着走的大炮,贵州之战中最让大家头疼的重火力总算解决了。

靶场内隆隆的炮声让来找杨秋的陈果夫有些愣神,尤其是见到样子奇怪的迫击炮,脚步更是情不自禁的往那里走。宋子清还是有些担忧陈果夫的身份,毕竟他是陈其美的侄子,怕他知道太多泄密,立刻喊了声:“果夫,有什么事情吗?”

年轻的陈果夫没那么多想法,只是觉得这种小炮非常新奇,听到呼喊立刻跑了过来,拿出电报说道:“巡使,参谋长。刚才我们收到了云南蔡锷都督的全国通电!他说,

状态提示: 第一四四章 山地师的想法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四四章 山地师的想法(2/3) 返回《辛亥大英雄》目录下一页:第一四四章 山地师的想法(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