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日子第2章11月15日2(3/4)

文/孙相华
新加坡的日子 | 本章字数:1996   | 新加坡的日子txt下载 | 新加坡的日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欢乐一家亲我的护士女友网游之魅魔少女绿母女人的命运(都市版)绿帽特工催眠调教
求利润的缝隙中生存。但是面对着一个庞大的企业如果没有产能,它的生存能力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企业越大负重就越大受到的冲击也就越大。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命运即使不坦言相告也都心知肚明。

既然有过建设一号锅炉和机组经验的cs公司都放弃了这次竞标的机会,那么对于dd公司来说前景也一样不会乐观。对于dd公司来说这还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的难题是新加坡裕廊岛隶属的大士电力公司通过竞标采用的是日本xx公司的设备。谁都知道以前的时候日本人在dl都干过些什么,尽管这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尽管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的超越了国界的范围,尽管在生存和追逐利益面前再大的仇怨都暂时的搁置和化解,但是dl人对日本人,确切地说是中国人对日本人曾经的仇怨又怎么能是时间和利益所能化解得了的呢。尽管那些思想觉悟较高的人还能理智的看待这些问题,但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和思想,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和作为带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去,那样带来损失的可不是日本的公司,也不是日本人,而是dd公司,而是中国人自己,这样的事儿不是没有发生过。那些曾经蓄谋挑发事端假借爱国的由头打砸挂有日本车标汽车的暴乱分子无疑是给中国治安和经济带来冲撞和动荡。这些挂着日本车标的汽车的生产厂大多就在中国,中国为了经济发展打开了开放的大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潜力的消费大国,日本的企业又怎么能不想尽一切的措施走进中国的国门。尽管在dl已经有很多日本企业在这里落户,这些日本企业的作为除了单纯的发展经济还算规矩,中国人也对他们给与等同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的基本的客气和对待。一切的前提完全是在中国,如果在新加坡又会怎样呢?尽管追求和平和经济发展已经是全球化,世界的大趋势,但是谁又能保证有些极端的分子会借机调拨出这样那样的事端来,作为dd公司的决策者不能不考虑这些问题。因此在慎之又慎的情况下任命傅铭宇出任dd公司在新加坡工程的总负责人。

dd公司任命的会议刚刚结束,傅铭宇连家都没有回就来到了西山,很多人把这里叫做西山揽胜。傅铭宇来到西山除了他跟很多来到西山的人一样也带着一股心里的压力,想到这里寻求一种化解的一剂良药。更重要的是西山离他的家很近,他们的家几乎世世代代的就没离开过西山的一箭之地,尽管这里由胜到衰,又由衰到胜,今天,dl的人们把这里看成是最好居住和休闲的地方,就连本地最有名的医院和学校都搬迁到了这里,医院和学校无不都是因为这里有个西山的存在,如果不是有着以前在这里居住的基础,让傅铭宇想不通的是这里的房价几乎涨到了连自己再在这里居住下去的能力都没有了。

不管是多少年以前这里的人们因为西山的存在而选择了离开,也不管是今天的人们因为西山的存在而争着抢着把家安在了这里,总之人们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山。一有时间傅铭宇就到西山上走上一圈这几乎是他的习惯。山下梧桐树的叶子又浓又密,循着山路而上的石阶除了错落有致,再就是每一块建筑材料的安装和设计都透着匠人的智慧、精心和技艺。让傅铭宇感到有些大意的是以前的时候居然都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以前只是想到西山的顶上去观览dl的胜景,今天他才意识到人们眼中的西山揽胜,其实就在西山本身。有山没有人缺少灵动,有人没有山缺少质美。三个月了,他觉得他从西山那个小燕子跌倒了,爬起来后脸上的那股子自信给了他不小的启示。

傅铭宇表现出来的那种镇定自若不能说是装出来的,这是他一直以来处事的习惯。实际遇到的情况远远的超出了他的想象。就像新加坡还有一个叫狮城的说法一样,狮身鱼尾的怪兽是这里神兽和图腾。带有这种怪兽图案的新加坡货币简直使他感到迷惑,入驻住宿营地办理门卡需要三十新币,体检需要五十新币,办理工作准证需要五十新币,入岛证需要四十新币,安全技能考核四十新币,等等。仅从这些价格的数目上还不能让人感觉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当时这里货币汇率是一比五,也就是说在中国一块钱能办到的事在这里就得花上五块钱。一想到了这些就让傅铭宇感到浑身在冒汗,狮城就像一只贪婪无比的狮子一样张开大嘴尽其可能的从这些来自外国的人身上能多捞到一点好处就多捞一点。

如果单单是为了花钱还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要办理每一道手续都要跑上很远的路程,尽管这里的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跟国内差不多,让傅铭宇感到还是比国内晚,每次去的时候总要排着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边喝着茶水边不紧不慢地办公,这时候傅铭宇才真正的明白很多的时候中国人一遇到排队总想加塞的行为跟素质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使素质再高的人为了办理一个证件花上一个上午甚至一天,那么这一天每个人的工资花销,生活花销,还有办证费用花销累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很小的开支。不过来到这里的工人再也不会体现出国内的那种为了抢时间加塞的有损形象的现象发生。不能说他们到了这里一下子就提高了素质,一下子就适应了新加坡这种排长队不紧不慢的工作方式,而是这种工作方式给他们带来一种享受,办理证件的时间越长在有空调的屋子里待得

状态提示: 第2章11月15日2 --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2章11月15日2(3/4) 返回《新加坡的日子》目录下一页:第2章11月15日2(3/4)(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