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116、轴心时代(3/3)

文/子楚望月
大楚820 | 本章字数:777   | 大楚820txt下载 | 大楚820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1908再造中华谍影:命令与征服九鼎大宋万事如易重生之我成了隋炀帝圣母的救赎醉枕山河
至49岁之间,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

孔纥当时多少岁呢?六十六岁。

颜徵在当时多少岁呢?不到二十岁。

无论古今,夫妻年龄相差太大为婚于礼不合,不能明媒正娶,孔纥与颜徵在便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后诞下一子,因夫妻二人曾去尼丘山祈祷,故将此子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何时出生也是一件比较有争议的事情,《公羊传》和《谷梁传》记载各异,至今尚无明确。

民国期间,是以民间接受程度较高的《谷梁传》所记载的孔子诞辰日期为标准,即鲁襄公二十二年乙酉月庚子日(公元前551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

将其推算为西历,但西方主要历法有两部,即“儒略历”和“格里历”,分别推算为“儒略历公元前551年10月4日”和“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最终,民国政府选择了主流的“格里历”,并将当时的“教师节”定为9月28日。

但《公羊传》和《谷梁传》有一点相同的是,它们都记载孔子出生之年有日食(“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便有学者根据《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和“儒略历”推算,孔子的生辰应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辰朔)二十一日(庚子日),即公历为公元前552年10月9日。

推算比较复杂,涉及西历不同计法和天文学,在此就不介绍了。

不可否认的是,“野合”而生的孔子并不妨碍孔子之伟大。

孔子的治国思想就是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他继承中创新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而这些思想,正是楚昭王梦寐以求的治国方略,便萌生聘请孔子到楚国讲学。孔子听到了也很高兴,从公元前497年开始周游列国匡扶周礼,期间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已近十年却毫无进展,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碰上识货的楚昭王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但孔子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却让他遭受无妄之灾,一度性命堪忧,险些客死他乡。


状态提示: 116、轴心时代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116、轴心时代(3/3) 返回《大楚820》目录下一章:117、问政(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