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相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封君(2/3)

文/墨香画舫阁
六国相 | 本章字数:1907   | 六国相txt下载 | 六国相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风水王吴劫李玄通刘婆子吴劫李通玄诛天劫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开局签到天罡童子功,我无敌了捡漏大师
保卫秦王的安全,现在要想找到武艺这么高强的侍卫,绝不容易,所以秦王此刻才会如此生气。

“禀报大王,微臣这次出使赵国,也并不是没有一点收获。微臣刺探道,赵王现在的确是执掌着赵国的权力,还有那个赵帆,赵王似乎对这个弟弟很看重,微臣见赵国君臣一心,并且也有不少的贤臣良将,大王相对赵国用兵,或许还需要重新步署一番。”张纮鼓起勇气道。

他知道秦王喜欢听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所以才没有赞扬秦国,而是抬高赵国,引起秦王的重视,不过,这虽然是张纮有意说之,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

闻言,秦王也是沉默了下来,他做事素来稳重,如果真按张纮所说,那么对赵国用兵,的确没有太大的作用,当即也是点了点头,不过对于张纮这次出使赵国,没有占到一丝便宜,也是有些不满。

当即道:“不论如何,这次你去赵国,并没有显现出我大秦之威,反而武黑人因此身亡,所以,寡人不得不惩罚你,以儆效尤。”

秦王这个时候的语气已经缓和了不少,因为武黑人之死,与张纮其实也并没有大大的关系,这毕竟是武黑人学艺不精,败给了赵国,秦王又能多说什么。

当即,也是将张纮的官爵降低两级,秦王看着张纮离去的身影,眉目当中,也是有着一抹凝重。

按张纮的话来说,赵国现在的国力还算不差,最主要的是,还有在廉颇这等大将,所以的确挺棘手,不过,赵国是秦国东进的障碍,要想逐鹿中原,必须要将赵国率先除去。

虽然明知道有些难度,不过秦王也没有放弃,他坐在王位上,仔细思索着这些事情。

……

赵国,邯郸城。

清冷的晨风吹拂在邯郸城的大地之上,彻骨的冷意使得大殿之内的群臣都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不过,现在是朝会之时,必须保持端庄肃穆,所以,大家也只得忍着寒冷,等待惠文王的发话。

惠文王里面穿着厚厚的棉衣,外面套着君王的冕服,经过这段时间的修养还有彻底掌权,他也是养出来一股君王的气势,面色比以前好了许多。

惠文王端坐与铺着柔软毛皮的王位之上,他扫了一眼底下的群臣,淡然道:“众爱卿有何事,禀报就是。”

惠文王一脸的平静、淡然,隐隐有着一种掌控大局的味道,虽然他的姓子依然谦静恭和,看上去似乎和以前一样,不过,身上却是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不迫的风度。

和以往一样,众大臣随即一个个的,将全国各地的一些情况、民生上达天庭,这些东西,都是老生常谈的了,赵帆听着群臣的禀报,也不说话。

对这些东西,他并不是那么感兴趣,而且现在是寒冬,又没有战事,整个赵国还算太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也无心去关心这些国事。

王座上的惠文王似乎也是如此,不过这是每天必需禀报的一些事情,当即只得认真的听这些大臣汇报,并作出一些指示,最后,等这些事情处理完毕之后,也是道:“今天,还有一件大事,寡人需和众爱卿商议决断。”

惠文王的语气颇为严肃,不过脸上却是有着一丝笑意,并且朝下方的赵帆投去一个暗含喜意的眼神。

听惠文王忽然如此正色道,群臣也是有些好奇起来,当即蔺相如也是出列道:“不知大王有什么事难以决断,不妨说出来听听,众大臣可以为大王出谋划策。”

蔺相如经过这段时间的任职,已经在赵国上下,积累了不少名望,听他开口,众大臣也是随声附和,赵帆亦是有些惊奇,惠文王会有什么大事,一般有什么事,他都是先找自己询问的啊。

见底下的大臣都一副好奇的模样,惠文王也是面露微笑道:“众爱卿都知道帆公子乃是先王当年遗落的幼子,直到前段时间,才被寡人和平原君认出。这段时间,帆公子的功绩大家都看在眼里。他在云中城大败胡人,剿灭匪寇,紧接着又说服齐王放弃帝号,助寡人擒捉歼贼李兑,为大赵的稳定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所以寡人欲正式立帆公子为封君,享有食邑。”

惠文王的话,来到极是突然,众大臣根本都没有心理准备,完全没想到惠文王竟然要立赵帆为封君,并且享受食邑。

因为赵国已经很久没有封君了,大家都快忘记了此事,直到惠文王刚才提出,他们这才意识到,以赵帆如今的威望和功劳,的确可以封君了。

在周代,列国诸侯可以称为“公”,所以诸侯之子通称为“公子”,不过就算是公子,也不一定可以受封为封君,譬如当年,燕国大臣陈翠曾经劝说燕太后,要公子东质于齐,太后不肯。陈翠说,王愿封公子,群臣会讲:“公子无功,不当封。

战国封君,讲究计功分封,像《管子》中所说:“臣之能谋厉国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车兵进退成功名者,割壤而封”。

以赵帆立下的这么多功绩,受封为君,实至名归。君,其实是战国时候的一种爵位,代表着极高的身份地位,求取封君是战国中后期普遍流行的政治思潮。张仪在游说魏王时就曾经指出说:人多奋辞而少何信,这是因为说诸侯成功就可以“封君”,所以天下的游说之士“莫不曰夜虱腕目切齿以言从(纵)之便,以说人主”。

这条材料生动地描述了人们为求取封号已经激奋到了何等的地步,而且反映出在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封君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封君(2/3) 返回《六国相》目录下一页:第一百八十一章 商议封君(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