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台和清流派的失败(2/3)

文/一万只熊猫
乾隆四十八年 | 本章字数:1922   | 乾隆四十八年txt下载 | 乾隆四十八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妖孽叔叔的乖侄女厄运缠身一生一世一双人毒医王妃长腿校花的呻吟重生之怨偶民国奋斗手册[重生]
就为了搞这么个天线,赵新还特意请教了教育口的那位教物理的李老师,结果被骂的狗血淋头。赵新表示很无辜,咱当初可是学的文科啊!

“15米高的天线?赵总,这时代有那么多电磁辐射吗?你这是打算连通全球,奔向宇宙?”

“啊?李老师,能先联系上国内我就知足了。我这物理都扔下好多年了,高中就没学过。”

“那你初中呢?别告诉我初中不学物理。再说了,听说您赵总在北边都干上炮兵测瞄的工作了,三角函数玩的巨溜。这点小事就把你难住了?”

赵新苦笑道:“李老师,这说起来都是泪,那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啊!你帮帮忙吧。”不过,他压根儿没敢说自己当年物理最高分才43,还波呢,力都没学明白......

菱形天线安装完成后,一个锐角会接馈线和放大器盒,然后连接到电台上,另一只锐角会接一个与菱形天线特性阻抗相等的终端电阻。

花鸟岛的通信电台就设在半山腰的一个平缓处,随船的北海镇工人首先将这里的土地进行平整,先搭设了一间帐篷,给电台供电的小型柴油发电机也设在这里。

在山下的平底上,其他工人也在拿着工具平整土地,修建营地和仓库。考虑到这活没有七八天根本完不了,赵新在电台搭设完成后,便让通信员试机,看看能否联系到射阳湖田庄。

射阳湖那边的电台和通信员是在雷神号途经济州岛时,转乘前来运送流民的沙船回去的。与他们同时坐沙船回去的,还有沈敬丹、荻之户母子和沈璇和贵生。

沈敬丹这次是要带荻之户母子回去拜祠堂祭祖,顺便给沈夫人磕头敬茶的。他还要动员沈家的人跟他去北海镇。而沈璇则是陪着去劝说沈敬丹的妻子--她的义母,同时还要准备嫁妆。

赵新原想说不用这么费劲,可这年月的礼数就是这样,有钱人家嫁娶乃至送死人都过度奢靡;而贫苦人家为了避免嫁妆带来的窘迫,甚至会采取溺杀女婴的极端做法。

话说沈家又不是一般穷人家,在扬州城怎么也算个富户。如今要沈璇要嫁赵新,沈敬丹不想让赵新低看沈家,所以他也豁出去了,无论如何也要置办一套像样的嫁妆带回北海镇。既然房宅、土地、店铺带不走,可各色金银首饰、家具、一年四季的衣服怎么都要买上几十套带回去才成。

单就沈璇来说,她自己也不想两手空空过门。虽然她只是沈敬丹的义女,可当年东台沈家也算是书香门第,若是简单把自己嫁了,这辈子始终会觉得低人一头。

赵新一听这理由,也没法再劝,只得同意。于是为了保证沈敬丹他们的安全,特意派了一个班的士兵带上武器,乔装陪同登陆;而且赵新还写了封信,让鲁寿山多派人手暗中保护。

雷神号在花鸟岛一停就是五六天,期间那个和珅派来的家奴王平也不敢催促,他盘算着日子,直到实在憋不住了才跟刘铮提及,再不走就会和广州那边接应的人错过。刘铮则不慌不忙的告诉他,如果没有风浪的话,最多两天就能到澳门外海。

王平一听,惊讶的嘴巴久久不能合拢,他没想到雷神号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也就只能安心等待。

而满清朝堂这边,到了七月二十七日,把刘全吓了个半死,耽误他来花鸟岛发财的那件大事也终于有了结果。

此事初露端倪还要回到五月底。正在木兰围场伴驾的和珅,在一天深夜突然见到了从京城赶来报信的吴省钦。结果从对方口中得知陕西道监察御史曹锡宝要参劾刘全!其在奏折中说刘全“服用奢侈,器具完美;倚藉主势,招摇撞骗;交接官员,私增额税。”等数项大罪。

和珅惊闻后,立刻意识到这事没那么简单,背后一定有人指使,一旦应对不好要祸及自身。于是他连夜命亲信赶回北京,责令刘全务必尽快把奏折中提到的违禁之处全部处理好首尾,同时装作什么事都不知道。

当时正准备南下的刘全接到消息后,顿如一盆三九天的冰水浇头。在接到消息的当天夜里,什刹海兴化寺街的刘宅内鸡飞狗跳,刘家的亲属、下人全在忙着转移隐藏罪证;之后这些人又连夜拆掉了逾制的刘家大门,做了一番修整。

尽管刘全恨不得把曹锡宝弄死,可他必须得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同时,他严令自己的家人和奴仆务必夹起尾巴,收敛一段时间。

六月初,还不知道自己被好友出卖的曹锡宝将奏折递到了避暑山庄,乾隆阅后当面询问和珅有无此事。

和珅假模假式的说刘全一向安分朴实,平时管束家人也很严,奴才从来没听说他敢在外间招摇滋事。或许是因为刘全忙着代管崇文门税关,手下扈从无人管教,时间久了,也许有生事的,不过这也不好说。奴才请旨饬派严查重处。

六月十三日,接到上谕的刘全从北京启程,五天后到了热河。见了和珅之后,两人做戏自然要做全套。于是和珅在当天上折子的折子里一个字都不提曹锡宝,只说刘全已经到热河了,臣已经当面讯问,讯问记录也已经上奏。但这只是刘全一面之词,恐怕不能采信。不过留京办事的王爷和大臣们或许应该有质讯之处,刘全不能呆在热河,臣马上派“妥当”之人押送刘全回京,交留京王大臣等收审。

就在同一天,在京的怡亲王永琅、质郡王永瑢、定郡王绵恩、军机大臣嵇璜、总管内务府大臣德保、以及纪

状态提示: 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台和清流派的失败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台和清流派的失败(2/3) 返回《乾隆四十八年》目录下一页:第二百四十八章 无线电台和清流派的失败(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