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第二百六十八章 法的精神(2/3)

文/一万只熊猫
乾隆四十八年 | 本章字数:1888   | 乾隆四十八年txt下载 | 乾隆四十八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妖孽叔叔的乖侄女一生一世一双人云虞之欢长腿校花的呻吟心尖有刺,拜你所赐千重叶农女福妻当自强
狡猾,如果我们没有雷霆手段,那这里面能钻的空子可就太多了。”

老尤点头道:“我同意赵新的意见。”他没想到赵新一上来居然直指问题核心,而不是简单的想制定一个法律条文。

吴思宇道:“其实部队里现在实行的《纪律条令》就是参照我们当兵时的制订的,不过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士兵情绪波动很大。现在部队的待遇普遍很高,所以好多流民都想把女儿嫁给士兵或是军官家里当小妾,我和王远方现在只能是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有些没发现的,木已成舟,我们也没法再说什么。”

赵新道:“那就这样,部队里凡是纳妾的,不管职务多高,一律清除出去!”

这场讨论会足足开了两天,期间众老师争论不休。什么要体现民主和法治精神吧,什么要尊重人权吧,甚至还有人天真的提出是不是可以废除死刑。

最后一锤定音的,还是数学老师于德利。这位在之前的一天半里一言不发,最后看到众人意见无法达成统一,于是回到住处一通翻找后,一份不过两页纸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被他摆到了众人眼前。

老尤看完后,击掌赞叹道:“小于,这个好东西你怎么不早拿出来啊!”

于德利淡淡的道:“私人存货,我也是刚才想到了才拿出来的。”

赵新仔细翻看之后道:“政权组织这部分还是要修改一下,其他的,我没意见。”

陈青松道:“我觉得问题不大。把各地民政口的办事员直接改组,成立乡镇一级的行政机关。至于代表大会嘛,我看明年再开始搞选举。在这之前,先摸摸底,看看下面的情况。”

众人传阅后,均表示无异议。最后老尤提议举手表决,获得在场众人一致通过。北海镇法律的基本精神终于确定了,之后的其他法律法规也就有据可循了。众人决定明天开始讨论成立法律起草小组的事。

话说于德利的存货还真不少。散会后,在赵新的请求下,于德利带着赵新回到住处,将自己的私人收藏品展示给他看。赵新在一堆老旧的文件资料里,还发现了一本竖排版的《陕甘宁边区法律法规汇编》,这让他喜出望外。

“于老师,您怎么喜欢收藏这些东西啊?”

于德利道:“谈不上喜欢,这里的好多资料都是我父亲生前留下的。卖废品吧,觉得太可惜了,所以我就都留了下来。”

“那您父亲是?”

“以前解放区学校的老师,教政治的。”

“哦!”赵新恍然大悟,难怪于德利这里会有这么多从抗日战争到建国后的文史资料。这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于老师,您有没有兴趣担任法律起草小组的组长?我倒不是拉拢您,千万别误会。您之前说国旗的时候,我就觉得您满腹经纶了,根本不是一个数学老师那么简单。”

于德利玩味的看着赵新,微笑道:“拉拢又怎么了?每个人都有点野心,我也一样。一个新政权从无到有,我可不想只当一个目击者,而是希望能成为参与者和规则的制定者。赵总,我说这话你别介意。”

赵新连忙道:“不会不会。”

于德利继续道:“不过你最让我意外的,是居然能说出法的精神那样的话,真是让我刮目相看。我原以为你就是想当一个军阀,推翻满清的军阀。”

赵新也露出微笑,说道:“然后呢?”

于德利盯着赵新的眼睛道:“然后你就成了另一个袁世凯。”他皱了皱眉又继续道:“或许这么说不准确,起码你手头的武力可比袁世凯厉害多了。”

赵新收起了笑容,看着于德利道:“于老师,要是有一天我真成了那样,你们会怎么办?”

于德利一耸肩道:“既然没意思了,那我们就回去好了。养养花、遛遛狗。”

赵新点点头,伸出右手,目视于德利道:“我争取不做一个独夫。”

于德利哈哈一笑道:“那我就拭目以待。”随即也伸出手和赵新握在了一起。

果然,第二天上午的讨论会结束后,于德利被任命为北海镇法律法规起草小组的组长,主持法律条文的起草制订工作。

于德利走马上任后,先是从学校十三岁以上的大孩子里抽调了十个人作为助手。这十个孩子在北海镇的学校学习了两年后,字已经能写的端端正正,平时布置的作文也能做到言之有物。于德利觉得这样的就足够了,这些孩子主要是负责记录、抄写的工作。

至于起草小组的副组长,则是另一位教授语文的周老师。此人大名周卫国,年近五十,之前也是“有偿补课”的杰出代表。不过方化当初是为了给老婆治病的医药费,周老师则是嫌工资不够花。

自从来了十八世纪后,周卫国一直处于“黄花鱼”似的溜边状态,平时并不显眼。可自从进入了起草小组,周卫国顿时爆发了万丈豪情,开始滔滔不绝的发表意见,很多建议让赵新等人刮目相看。

比如,周卫国提出北海镇需要颁布的第一条法规,应该涉及财产权的保障。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要让所有流民都知道,只要你遵守北海镇的法律,那么你的人权和财权就会得到保障;而不是像在满清治下,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差役可以随时上门勒索。

于是五天后,北海镇的第一个正规的法律条例出台了。跟以前一样,这份条例首先是以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在北海镇和富尔丹城各处的宣传

状态提示: 第二百六十八章 法的精神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六十八章 法的精神(2/3) 返回《乾隆四十八年》目录下一页:第二百六十八章 法的精神(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