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2/2)

文/八宝饭
大唐新秩序 | 本章字数:1455   | 大唐新秩序txt下载 | 大唐新秩序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无敌打印机侠骨柔情安天下大明流贼明王首辅重生之秦朝败家子大清之祸害大唐寒族
禀明都督。”张茂安自己也没注意到,他用的是“禀明”二字,其实已经下意识中奉李诚中为主了。

“何事?”

“咱家这次在河东的时候,听说饶乐山来了几个契丹人,他们拜见过晋王,具体谈了些什么,咱家却不太知情。都督一直和契丹人不对付,所以预先知会都督一声。”

“嗯,谢过文毅。此事我有分寸了。文毅此去何止千里之遥,路上小心在意,到了长安后若是事机不顺,便回来。这些钱箱都是身外之物,没了便没了,只要人能安全就好。”李诚中叮嘱道。

张茂安深吸了一口气,重重点头,随即上马,带领四名侍卫离开了柳城,向长安进发。

一行五人是六月十五离开的柳城,先下榆关,进入平州,然后沿平州至蓟州,中途不作停留,悄悄折向沧州。避过卢龙军和魏博军对峙的战场,进入宣武军控制的河南道。六月二十五i抵达齐州,七月三i抵达濮州,经滑州而入卫州,沿太行山南麓饶过洛阳进入陕州,一路晓行夜宿,终于在七月底到达长安。

张茂安是朝廷派驻卢龙建军院的人,属于内侍省管辖,虽说内侍省顾不上外镇监军,但好歹是记名在册的宦官。他先到内侍省递了牌子,然后指名道姓要见左神策军中尉、骠骑大将军韩全诲。

内侍省传令小黄门得了张茂安递上去的一块金锞子,立时眉开眼笑,赶到玄武门外神策军署向韩全诲禀报。韩全诲如今是内廷中红得发紫的人物,手握禁军大权,等闲人哪里见得到。但他一听说是卢龙来的人,指名道姓要求见自己,便立刻吩咐传见。

“小郎张茂安,忝为卢龙监军院左监,拜见大将军!”张茂安上前便依着内廷的规矩叩首见礼,极为恭敬。

韩全诲端坐不动,问道:“卢龙监军院?唔,张监军……”

“张监军是小郎的父亲。”张茂安连忙回答。

“嗯……听说你要求见咱家?”

“是,特为转呈李都督书信。”

“哦?快呈上来。”韩全诲一听说是李诚中的来信,立刻由端坐而起身,上前两步来到张茂安跟前,温言道:“起来吧。信呢?”

张茂安从怀中取出书信,双手呈上,韩全诲接过来后,等待不及,立刻打开,就在堂上看了起来。他前个月给李诚中去了一封信,信中不乏炫耀之意,告诉对方自己如今有了身份,可以帮助李诚中做些事情了,这种炫耀其实并无恶意,纯粹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等于告诉李诚中,我韩全诲不是过去那个不得势的韩全诲了,如今我是掌握中枢的大人物,你当年对待我的极高礼遇是毫无问题的,我是有资格和你交往的。

韩全诲读罢书信,暗自感慨,李都督真是好人啊!

李诚中在信中恭贺了韩全诲的高升,同时隐晦的提醒他朝堂中的争斗,尤其是几位宰相们对宦官的成见,当然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李诚中的刻意提醒也显示了对韩全诲的关心。最让韩全诲感动的是,李诚中告诉他,如果朝堂争斗失败,一定要保全自己xing命,到时候飞马赶到营州,李诚中可以为他安排一个体面的差事,比如去新罗国监国!

读着这份书信,韩全诲可以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李诚中对他的友情,这种友情并不因为他的职位升迁而有所转变,说白了,关心的是他的个人安危,而非他的权势职位。

爱屋及乌,韩全诲很是慈爱的看着眼前的年轻宦官,和颜悦se的问:“想来长安效力?”

张茂安再次低头:“是。全凭大将军栽培。”

韩全诲又仔细询问了张茂安的情况,张茂安都一一作答。韩全诲见这年轻宦官很是沉稳,心下越来越喜欢。

“嗯,如今印信监有个空缺,你先去那里如何?待将来有机会,再转为印监令。印信监是个紧要的所在,今后或入禁军,或入枢密,都好安排。只是一切需要小心,咱们这位大家,很是不好伺候。”

“来时李都督说,全听大将军的吩咐,小郎一定为大将军效死。对了,都督让小郎带了礼物过来,就在门外等候,都督说是征伐渤海所得的一点特产,请大将军笑纳。”


状态提示: 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十六章 春夏(十二)(2/2) 返回《大唐新秩序》目录下一章:第四十七章 饶乐山巅(一)(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