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第441章 放榜(2/2)

文/天子
锦衣状元 | 本章字数:1417   | 锦衣状元txt下载 | 锦衣状元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光荣使命1937一代倾城挽山河大明保安万事如易帝谋之君还记
“二哥言笑了,我哪里有什么银子?”

“谁说你没有?每房不是都有月钱?别说你打算空手出去!”朱万简瞪着弟弟。

朱万泉心中犹自震惊不已,顺手从怀里摸出三个铜板,丢给兄长:“就这么多了。”

说完继续往外走。

朱万简怒道:“我都看到银锞子了,还在这儿装?你……你怎出去了?为兄劝你的话你没听到?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被娘知道你去看会试放榜,回来把你关阁楼读书,妻儿都见不了,等着吧!哼!”

……

……

京师文庙和贡院连在一起。

当天会试放榜,门前大街上的茶楼、酒肆全都爆满,连路边摊都摆上桌椅板凳供过来等放榜的考生休息。

好在朱浩提前有所准备,让于三预定位子,包下一整层茶楼,六台桌子,足以供一行人就坐,不过侍卫就塞不下了,得留下不少人守在茶楼外边,如此也让这次放榜看起来格外正式。

贡院街上,考生非常多。

因为尚未到放榜时,很多举子都在与友人闲话,或是寻同乡交谈。

大明士子乡土情结非常严重,乡党乃大明官员在朝中极其重要的身份和标签,即便没有考中进士,也都希望多认识一些人,说不定其中那一位就能考中进士,提携后进……攀谈一番,尤其是陪着一起等候放榜,见证“奇迹时刻”,这交情就建立起来了,要是一起等到会试中榜的喜讯,那更是乡党加年党……

有了交情,都想着对自己以后做官有帮助。

就算一起落榜,或许回乡时路上能多个伴,总之多认识一人便多一条门路。

很少有举子觉得自己一辈子都考不过会试,都认定自己金榜题名位列朝班是早晚的事。

而一条街两边,南北地域划分明显。

路北边的行人,多持北方口音,陕西、甘肃口音的也有,而南边聚集的则多为南方口音学子,又以吴侬软语居多。

大概是考生怕自己在会试放榜时找不到同乡,找座位时竭力避免跟不同地域之人坐在一起,容易起冲突,便有了如此地域划分。

“真热闹。”

朱四进入贡院街后,比之前更加活泼了。

好像一只小兔子,蹦来蹦去,骆安和陆松等人心中顿时焦躁不安起来。

这么多人,万一其中隐藏有刺客,想要对朱四不利,那就麻烦大了。

朱浩小声提醒:“世子,你别乱跑,周围指不定突然冲出个人来,攥着一把刀直逼你面门……”

“净吓唬人。”

朱四吐吐舌头,“这周围都是读书人,一看就斯斯文文的,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凶险?”

骆安建议:“若是有歹人混在其中就不好了,我们还是早些去预先订下的茶楼上吧。”

朱四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人堆里挤来挤去,他已经浑身冒汗,也想找个地方歇息,脚下加快了速度。

茶楼位置非常好,正好是文庙大门面向的西南角,刚到楼下,就有人在那儿跟茶楼掌柜争论:“……凭什么?我们先来的,这么好的位置为何要提前订出去?多少银子,我们给便是!”

“我们比之前订的人多给两成如何?”

这些举人不怎么讲规矩,居然准备拿钱砸人,不过做生意的掌柜乃出自湖广的一名商贾,虽跟朱浩无生意往来,但攀谈下自有同乡的情谊在,此时来人都是江南一带的口音,自不会答应。

朱浩快步走了过去,还没等他靠近,就见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张璁。

“张兄台?”

朱浩笑着打招呼。

张璁一怔,回头看到朱浩,愣了一下。

他并未想过上楼,只是恰好路过,看到有人争论,故驻足围观。

他身边两名友人,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坐下,可惜来得晚了些,已没有场所供他们歇脚。

张璁看了看朱浩身边一行,目光迅速落到朱四身上,立即察觉这少年身上带着一股贵气,周围几名隐隐带着杀气的汉子像是军汉,便不想与朱浩牵扯上什么关系。

朱浩笑道:“世子,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张举人,他是浙江人,同为南方人,不如请他一起到楼上如何?”

朱四点头:“地方你订的,你说了算。”


状态提示: 第441章 放榜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441章 放榜(2/2) 返回《锦衣状元》目录下一章:第442章 杏榜题名时(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