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徒步上千山(2/4)

文/付均
统计师 | 本章字数:1965   | 统计师txt下载 | 统计师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快穿之锦绣荣华诡异入侵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我在玄幻世界冒充天机神算绝代神主我真是族长鬼神卖花
,有着无比优势,当然,这个活自然落到我的身上。排长蒯大宇(文革中统计局的急先锋侯文彰、巴克卿等造反中坚人物,被市革委会重用,没有上山参加本单位学习班;蒯大宇等次先锋当上了统计局的“一把手”)对我说,“红化的任务就交给你了。需要谁协助,你自己挑。”

李燕翔:“董科长!红化之前是不是把屋子收拾收拾,糊糊墙,吊一个棚。”李燕翔是农业科副科长。谢科长调到辽南专署之后,他是农业科的主管。

蒯大宇:“好啊。就由你负责张罗,大家听你指挥。”

李燕翔当仁不让,领着大家开始收拾屋子。有的人回局里取报纸,有的人回市里买细铁丝和洋钉子,有的人去生产队弄秫秸……。

只要不开会,干什么活,大家都高兴,干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是那个时期我们心里的真实想法。我们局的孟二、姚莺经过努力争取,去了厨房当伙夫,做饭;铁城由于在“延纵”和“东风团”之间采取了中立的姿态,军代表对他印象不错,混上一个管生活的副连长,和厨房的“伙夫”(都是各单位抽调的机关干部)在厨房那边同吃同住;可以躲避“学习”。当然,到厨房去干活,也有不愿意的。计委新分配来的辽大毕业生,由于在委里清理阶级队伍中可有可无,被安排到厨房劈烧柴。一天,他对我说,“想不到,摊上这么个苦差事!你说,二百多人十来米长的大嘴叉,一天得吃多少柴火?累死了。”我说,“傻瓜!偷着乐吧。我想干还争取不到呢!”

在李燕翔的率领下,我们高水平的完成了室内的“装修”任务。

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活计,是吊棚。首先把秫秸清理干净,用蜡烛的火苗熏烤弯曲的部位,把秫秸捋直;把几根秫秸用细铁丝缠绕连接成与房屋跨度等长的秫秸条;秫秸条两端用铁钉钉在前后墙上部的檩子上,每一根秫秸条间距大约40厘米左右;为了让秫秸条平直(使纸棚平整),并且能够承担报纸的重量,细铁丝起到了重要作用;细铁丝一头钉在椽子或檩子上,一头栓绑到秫秸条的合适部位,调整细铁丝的长度和在秫秸条上的位置,就可以使令秫秸条又平又直。秫秸条全部钉牢、吊装完毕,开始糊报纸。糊报纸的第一道工序是把报纸糊在两根相邻的秫秸条上,使顶棚形成每隔40厘米(大约)糊上纸、每隔40厘米为空当。第二道工序是把空当糊上报纸,这样,纸棚就全部封闭。由于蘸满浆糊的报纸是湿的,干了,收缩之后,纸棚即平直又光滑,没有褶皱。

独具匠心的设计,是物品存放架。为了存放除了被褥以外的物品,在南北墙窗户上边棚下边,吊搭了物品存放架。大家都知道,火车硬座车厢上的物品存放架是敞开的;飞机上的物品存放架是封闭的。那个时代,我们局的人没有一个人坐过飞机。不知道是谁的灵感,设计出了和飞机物品存放架类似的(可以说很像)外表封闭的存放架。只是我们的存放架前面没有开门,是(纸糊的)全封闭的。存放架与墙之间有二十几厘米的间距,东西从后面(靠墙那面)存入或取出。

室内裱糊结束,剩下的事情就是红化了。从新华书店买回来一张最大幅面彩色**像印刷品。画面是,**在**检阅红卫兵,半身像,身穿绿色军装,左臂带着红袖标,左手拿着绿色军帽,右臂屈肘向前举起,向红卫兵着手;红光满面,和善可亲。

我们把**像张贴在正对屋门的山墙正中间。**像上边墙壁上的红字大标语是: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两侧物品存放架侧面的横幅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思想!”“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进门的间壁墙的门上边的横额是“要斗私批修!”南北墙窗户之间贴满了**语录。新裱糊的室内气象一新,“红色革命化”氛围极其强烈。

计委、财政局各单位看到我们裱糊和红化的成果,十分赞赏和羡慕,纷纷取经效法。李科长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了吊棚的技术要点。

与红化相联系的事情,比每天吃饭、睡觉还重要的是“三忠于四无限”仪式。每天早晨起来,吃饭之前,全体同志在**像前,有的人站在地下,有的人站在炕上;左手握着**语录,举到耳际;一起高喊:“祝**万寿无疆!万寿无疆!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然后背诵**语录。语录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经常变换。最常用的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等。有时候也唱当时流行的“红歌”或**语录歌曲。

上山时,我们家老二不到一周岁,每每做“三忠于”的时候都是有人站在炕上或地下抱着她。虽然不会说话,还是学着大家的动作,举起一只手,和大家一起认真地做三忠于。后来,每到开会,主持人开口说话,她就会把手举起来。

(三)清理阶级队伍开始了

到了千山的几天后,全体人委机关干部集中到中沟中会寺(人委机关毛思想学习班大队部所在地)开大会。清理阶级队伍开始了。

吃罢早饭,全连集合,徒步出发,奔向中沟中会寺。阳光明媚,空气清爽,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到了中沟。距开会还有一段

状态提示: 徒步上千山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徒步上千山(2/4) 返回《统计师》目录下一页:徒步上千山(2/4)(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