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1625第73章 找到了个李鸿基!(1/2)

文/倾城狐
铁血大明1625 | 本章字数:1899   | 铁血大明1625txt下载 | 铁血大明1625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抗战之战神李云龙1852铁血中华大唐太子李承乾帝女策之江山半壁一代倾城挽山河三国之大汉逍遥王

距离旨意的发出,已经过了七天了,还没有讯号自四川传来,朱由校很清楚,远在四川的秦良玉,大概是猜到自己的用意了,而今日,就是魏忠贤和朝臣多番斡旋之后,让满朝阁臣,和自己这个天气商议具体出征章程的日子!

就像朱由校所想的一样,朝中那些被朱由校放任魏忠贤迫害的百官,早就巴不得自己这个皇帝,能做一点正事了,一听自己说要御驾亲征,那帮子朝臣居然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一样的激动。

虽然英国公张维贤以京营兵力不足,精锐战力不够作为推辞,想要劝诫朱由校打消御驾亲征的念头,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里,张维贤的口风,也开始了变化。

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朱由校看着西南方,轻笑了一下。

毕竟这是古代,并非是他穿越而来的现代社会,虽然说这个时代的人身体健康程度可能比起后世那个人均亚健康的时代要强,可是身体素质,营养层面,终究还是跟不上比不上的。

在后世,有一项号称世界最长的马拉松赛跑,超越自我3100英里挑战赛,参赛者只有52天的时间,来跑完这4988多公里的路程,意味着,他们每天至少需要跑96公里,而其中的佼佼者,更是四十来天,就能够跑完。

而他们中,创造纪录的意大利选手,更是在14天里,就跑完了整整1609公里的路程。

朱由校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武侠位面,所以在他想来,如果这个世界的武功层面比较高,那么白杆兵和号称战场赵子龙的马祥麟,他们骑着马,人马交替赶路,一周时间从四川赶到京师,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终究,整整七天过去,沿途一日一报的东厂暗探和锦衣卫探子,都没有提供给到京中,秦良玉等人的消息,这让朱由校确定了,这个位面的武力层面,绝对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高。

不过这样也好,朱由校很清楚魏忠贤有给秦良玉写的那份私信,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但是在自己即将彻底发动大明朝这个战争机器的前夕,作为自己死忠簇拥的魏忠贤,应当写的,也只是让秦良玉别去顾忌,沿途补给军需,老魏太监一力承担之类的。

在有了魏忠贤的许诺后,秦良玉没准真会考虑玩一次大的,将白杆兵全部带出来。

朱由校觉得,自己很大可能,能够在辽东,和白杆兵会和。

这七天里,朱由校不仅仅只是日常训练他的护龙卫,同时,他也在了解关于浑河血战这些事情的具体条例,因为朱由校的前生,其实是很喜欢戚继光的,也同样,为最后戚家军的慷慨悲歌而感到心疼。

当朱由校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朱由校更加想不明白,万历皇帝晚年到底搞了些什么鬼东西,为什么玩一出蓟州兵变,将戚家军圈起来杀。

尽诱杀之!

而经历了蓟州兵变、经历了朝廷一次背叛的戚家军最后苗子,再一次的选择了相信朝廷,奔赴浑河,结果又一次被自己所信任的朝廷卖了!

一个敢于带着一群鱼腩部队去慷慨赴死的袁应泰,在面对浑河血战中,陷入重围,只需要他伸出援手就能解救出来的戚家军种子,还有四川兵,土司兵的时候,选择了袖手旁观!

如果不是有什么目的,袁应泰手底下的几万人,又怎么可能能够对近在咫尺的袍泽陷入屠杀,而视若无睹。

最终导致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等人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心思,决死回马杀向了数倍于己的建奴铁骑,最终大小将校一百二十余人,连带着他们麾下绝大多数精锐,全部壮烈殉国。

袁应泰,可是东林党人。

素有清名,素有文名!

虽然那是天启元年发生的事情,那会的朱由校连权柄都没有握牢,这浑河之败,和自己关系真的不大!

可是朱由校很清楚,如今的朝廷,在那些能打敢打的武人眼中,已经没有什么信任度了,如果想要让这些武人们拾起对朝廷的信任度,那么就必须要立起一个标杆,让他们可以看得到希望。

浑河血战,同样是努尔哈赤连战连捷之下,大明换帅的空档期发生的事情,而现在,朱由校再一次将这样的局面,送到了努尔哈赤面前。

十三副甲就敢起兵,而且起的浩浩荡荡的努尔哈赤当然是个投机主义者,而且,还是那种极为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鱼饵已经丢了出去,朱由校不担心努尔哈赤这条大鱼不去上钩。

看了看亦步亦趋朝着自己走来的魏忠贤,刚打完一套拳的朱由校呵呵一笑道:“魏伴伴,来的如此之急,是有什么军报送来了么?”

比起努尔哈赤和白杆兵这些,其实眼下里最让朱由校吃惊的,是东厂、锦衣卫、武勋商号暗桩组合出来的情报网!

在战争机器开启的前夕,魏忠贤通过厂卫里的暗语,通知了整个辽东的厂卫,进行大规模的特务活动,打探消息,刺探情报,同时在化名成春的朱纯臣帮助下,联系上了各大大明武勋私自豢养的通辽商号,进行情报刺探。

从而进行多方对比验证,最终提交上来的情报真实度,简直让朱由校为之愕然。

努尔哈赤今天点了谁的兵,翻了谁的牌子这些私密的事情,都能被打探出来,更加别说努尔哈赤召见他的文武大臣之类的事情了。

这么一支情报链,在原本的历史上,居然活生生就被埋在了历史的垃圾堆里,原本大明朝的那些掌权者,都是吃什么长大的,脑子

状态提示: 第73章 找到了个李鸿基!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章:第72章 孩儿遵令! 返回《铁血大明1625》目录下一页:第73章 找到了个李鸿基!(1/2)(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