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记第十九章 计安出?(2/2)

文/小皮瓜
明珠记 | 本章字数:1339   | 明珠记txt下载 | 明珠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爱如潮水,染指首席总裁颠覆之鹿鼎记校园女特工庶女明纾同君行双星灵记带着空间成为宋格格缘为良人
当于现代的财政部、民政部等,掌管全国钱粮民生,岂能一日无主?

徐增寿却知道一二,说道:“前段时间的空印案,皇上龙颜大怒。斩杀了众多官吏。如今虽已风波初定,但仍对户部未恪尽职守疏于督导而不满,将原户部尚书周斌降为书吏使用以示警效。如今,户部尚书一职可就空缺出来了。这可是个肥缺,不知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呢。”

“原来是空印案余波。”徐宁心下明了,但想起那些无辜官吏,不免有些恻然。“朱棣,难道你并无中意之人?”徐宁有些不相信朱棣在朝中竟无布局。

朱棣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安徽承宣布政使司于范。掌一省之政,于民生之道颇有建树,本是极佳人选,奈何是浙江人氏。”

“浙江人?怎么了?浙江人不能当户部尚书吗?”徐宁有些不懂了,怎么这官职还有地域歧视?

“皇上严令禁止江浙一带人氏入户部当值。皆因江浙一带民生富庶,百业兴旺。而其余行省多有困窘之处,两者相差甚远。皇上担忧江浙人氏入户部,若私心一起。将助强抑弱,使得江浙益富而贫弱之地更加困苦。”徐增寿解释道。

徐宁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竟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不让浙江人担当户部重任,这江浙一带的能人怕要将朱元璋恨到骨子里去了。

朱棣又说道:“这于范苦于祖籍,那中书省左丞沈立本其也不失为一个好人选,稳妥踏实。但他并未在户部担任过职位,若冒然提出,只怕皇上会因其并无特别建树,而有所保留。”

“那你替他想几个法子呀?不管能不能施行。先引起皇上注意再说嘛!皇上注意了就有盼头了。”徐宁想起了当年政府办的一条国际惯例,常在领导身边晃。提拔起来不用愁。毕竟领导也需要能干实事的人,若领导连你这个人都不认识,你做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还谈什么提拔?

朱棣摇了摇头道:“徐宁,皇上的性子是容不得偏差的。沈立本虽办事老成,但并不曾献计于户部。皇上若问起来,无以为答,只会适得其反。”

徐宁听了也觉得朱棣此言有道理,她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来帮助他,只好作罢。

时近傍晚,两人便向朱棣告辞回府了。徐增寿望了一眼朱棣的书房,对徐宁说道:“若我只是个富家子就好了,那就不用寻思这些麻烦了。”

徐宁对徐增寿的有感而发表示理解,因为徐增寿很快便要去大都督府上班去了。这让他很是痛苦不堪。正因为如此,这些天他才抓紧时间与徐宁为这客栈之事奔忙,以免到时根本分身乏术。

因为这身世与工作的感叹,两人一时有些闷闷不乐,一路无语地回到了徐府。

“徐宁姐!”马丽苏一日未见到徐宁,扑了上来,抱住徐宁。徐宁笑着拍了拍她的背,说道:“怎么啦?今天如此高兴?”

“徐宁姐,今天先生教我们写信笺了。”马丽苏高兴地说道,还将手里捏着的一角信纸向徐宁展示了一下。

徐宁接了过来,展开一看,原来是写给凤阳濠村的张强。马丽苏的字写得工工整整,向张强介绍了她来到南京后的生活,字里行间带着对张强这个小伙伴的思念,信末还邀请他前来南京游玩。

徐宁笑道:“苏苏,这信写得好。回头咱们托人将它捎给张强。”

“那小强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呀?”马丽苏嘟着嘴问道,她刚写就这封书信,心中成就感高涨,只想立时便让小强知晓。

“可是现在还不知道谁人将回濠村。有人回去才能将信捎回去呢。”徐宁笑着解释道。

她说着便抬手想摸摸马丽苏失望的小脸,忽然手一僵,心中升起一个念头,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渐渐扩大成了一个满满的笑脸。

“苏苏,你可帮了你木四叔一个大忙。”


状态提示: 第十九章 计安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九章 计安出?(2/2) 返回《明珠记》目录下一章:第二十章 殿上议(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