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二百二十七章 :溯流迎上(2/4)

文/孟鱼头
战国 | 本章字数:2014   | 战国txt下载 | 战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妖孽叔叔的乖侄女厄运缠身云虞之欢一生一世一双人长腿校花的呻吟千重叶心尖有刺,拜你所赐
元445年,即匈人撤向内陆地区后不久,布莱达便被阿提拉杀害。在杀害布来达后,阿提拉成为唯一统治匈人的君主,并再度将矛头指向拜占庭帝国。

一连串的人为和自然灾害在阿提拉率领匈人撤走便接连降临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e)上的大暴动,于公元445年至447年发生的严重瘟疫和饥荒,还有差少许令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被彻底摧毁的大地震。于是在公元447年,巩固了自己作为匈人唯一领袖地位的阿提拉便伺机而入,由默西亚(河沿岸,一个哥德骑兵指挥官aegilus带领一支罗马军队进行抵抗但却被阿提拉打败。但罗马军队的损失仍不大,于是阿提拉便绕过了一些主要的军事重镇,横越巴尔干半岛直趋塞莫皮莱獈口(今希腊境内)。但当匈人军队再次到达君士坦丁堡后,面对著迅速重建后的新城墙却显得束手无策。阿提拉于是提出恢复“和平”的条件:“拜占庭人需继续履行纳贡的责任,以及把多瑙河以南5日骑程内的防御工事全部撤除”。此后协商断断续续地持续了约三年。

进军西方

公元450年,阿提拉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欧,并向西罗马帝国表示愿意与之结盟,共同对付图卢兹的强大西哥特王国。在此之前阿提拉与西罗马帝国,尤其与当时已成为大公的埃提乌斯(幼时被作为人质交换至匈人帝国,与阿提拉交情深厚)维持著一段良好的关系。在当时,匈人军队对巴斯克人和哥德人的节节胜利,使

匈奴人但是在罗马,当时的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与他的姊姊霍诺利亚(honoria),就阿提拉提出的建议却持相反意见。霍诺利亚为了逃避与一名宫廷官员的婚约,竟于当年春季主动向阿提拉求婚。阿提拉在考虑过后,接受了她的提议,但却同时提出要以帝国的一半管治权作为嫁妆。瓦伦丁尼安三世得知后,断言拒绝了提议并以“提婚不合法”为由回复了阿提拉,并在摄政太后加拉普拉西提阿(gallaplacidia)的建议下把霍诺利亚流放。但阿提拉却没有被说服,并派遣了使者到拉文纳要求进一步的解释,准备一旦无法获得满意的答覆便挥军攻打西罗马帝国。

同年,在东部拜占庭帝国,执政长达42年的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因堕马而丧生,继承其位的马尔西安(ian)停止了向匈人的纳贡,因为在经过长年累月被匈人和其他蛮族蹂躏后,作为支撑帝国经济命脉的巴尔干半岛已经无甚可剩了。同时间在阿提拉辖下统治的法兰克人王国,在国王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爆发了争夺王位的冲突,长子及次子分别向阿提拉与埃提乌斯求援。著名历史学家jbbury认为,阿提拉介入此举的最终目的,可能是为了把他的帝国跨越高卢扩展至大西洋海岸。

在派遣到拉文纳使者得不到答复,以及加上法兰克人的求援后,阿提拉决定集结一支庞大军队攻向高卢。他从阿兰人,萨克森人,东哥德人,勃艮第人,赫鲁利人等服从匈人统治的民族中抽调军队,加上自己领导的匈人骑兵,组成一支混合军队攻打西罗马帝国于高卢的领地。公元451年,当阿提拉率领大军抵达罗马帝国比利时行省时,根据约尔丹尼斯的记载已达50万(虽然含有夸大成份)。于4月7日他攻陷了门次城(z),同时间罗马主将埃提乌斯正于凯尔特人,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中抽调军队。

当阿提拉进一步西进后,元老院议员阿维都斯(avitu),使西哥特人与罗马人结盟,也构成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准备与匈人决战。这支军队抢先在阿提拉之前赶到了奥尔良地区,以阻止匈人军队继续前进。终于埃提乌斯于约现今法国的夏隆-香槟泉市(cne)追上了阿提拉的军队,双方爆发了著名的夏隆之战。惨烈的战役最后以罗马和西哥特联军胜利结束,但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在此战中战死,而埃提乌斯因为不能有效控制联军,而被逼将之解散。阿提拉在此战之后,离开了高卢并把目标指向意大利本土。

阿提拉帝国在公元452年,当阿提拉重新向西罗马帝国要求对霍诺利亚的婚姻时,匈人的军队同时越过了阿尔卑斯山侵入了罗马帝国的核心—意大利本土。他的军队摧毁了许多城市,并且把意大利东北的军事重镇亚基利(aquileia)彻底摧毁,使之永久地从地图上消失。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被吓怕,从拉文纳逃到旧都罗马,只剩下埃提乌斯留在北部死守,但所提供的支援却很少。最后匈人军队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停止了攻势,阿提拉并接见了由教皇利奥一世,元老院首席议员阿维努斯(aviennuius)等当时罗马帝国内身份最显赫的人所领导的议和使节团。在一轮相议后,阿提拉决定接受议和条款并撒走,但他也同时警告如果罗马帝国违反对霍诺利亚的婚约时,他会再次入侵罗马。

对于阿提拉突然撒走的原因,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可信的原因指出,阿提拉的军队当时可能受到军粮短缺或瘟疫困扰,或者被拜占庭帝*队越过多瑙河侵扰后方所逼。而根据普利斯库斯的记载,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阿提拉害怕会重蹈公元410年,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一世入侵罗马城后不久暴毙的覆辙。这个由预言家阿基坦所发出的预言,经过画家拉斐尔的画笔与阿加第的凿子美化后,在右图形成了一幅由圣彼得和圣保罗保护著教皇,警告蛮族不得入侵“永恒之城”罗马的画像。

无论如何,

状态提示: 第二百二十七章 :溯流迎上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二百二十七章 :溯流迎上(2/4) 返回《战国》目录下一页:第二百二十七章 :溯流迎上(2/4)(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