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章 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3)

文/我是蓬蒿人
十国帝王 | 本章字数:1934   | 十国帝王txt下载 | 十国帝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吞噬星空之黑龙传说爱殇之蓝色碎片御喵仙大人拯救好友计划快穿:反派终于黑化了名门女掌柜鼬神的宿命
笑。

李嗣源让冯道退下,李从璟留了下来。

“过来坐。”李嗣源招呼李从璟,没有外臣时,父子俩便随意许多。

李从璟在李嗣源案侧坐下来,随手抄起案上茶碗,给李嗣源和自己倒了一杯水,自己一饮而尽,好歹解了渴,擦了一把嘴,道:“老爹,这滑州的路可不好走啊,你给我准备了什么样的尚方宝剑?”

“区区滑州,还需要老爹给你尚方宝剑?”李嗣源表示很不屑,“别当老子不知道,让你便宜行事,你这臭小子可什么都干得出来,老子没约束你小心点,就是对得起你小子了!”

李从璟很冤枉,“老爹你这话太不负责任了,说什么我也是你亲生的,你这一点都不担心我,让我很伤心啊!”

李嗣源一巴掌要拍在李从璟脑‘门’上,被李从璟机敏避过。收回手拢入衣袖,李嗣源老神在在道:“要说担心,你去了滑州,老爹也是替滑州那些官员担心才是。”

李从璟:“......”

两父子没个正行,全然没有皇家威仪。在外人、下属面前,两人固然需要时时保持风度,最好是深沉寡言、高深莫测,但两人都起于微末,本就一身江湖气,根上并没有那么多皇家做派,要是‘私’底下仍旧谨守所谓礼法,那只能说明父子俩感情确实寡淡。

‘插’科打诨一番,李嗣源收拾神‘色’,正经道:“自为父登基以来,天下虽然大体稍安,但仍不时有‘乱’事,而要廓清宇内,圆你我父子造福苍生之志,更是任重道远。大唐兵将骄悍,所以‘乱’兵犯上、贼将作‘乱’之事频发;吏治不清,故而官吏贪赃枉法,民不聊生;人才不济,高位者按部就班,故而江山治理倍显艰难;财赋不充,甲兵难修,故而能‘荡’天下之‘精’兵强军难养;文道不昌,是以道德沦丧,天下秩序不存。从璟,此乃国之大患,若使社稷长久如此,则不免山河崩碎,我等要重蹈庄宗覆辙,为父每每思之,忧心如醉,以至夜不能寐。然而家国之事,纷繁复杂,要治国理民,重整山河,实是千头万绪,良计难觅。从璟,你可知为父之忧?”

这些都是大唐目前的困境和要解决的问题,李从璟自然都心中有数。庄宗李存勖入主中原之后,本应整顿社稷,重塑山河,‘精’兵简政,继而大定天下。然而李存勖并没有做些事,因是此等任务便落到李嗣源父子身上。

李存勖在位时,大唐虽然灭蜀,使得国势达到鼎盛,看似涤‘荡’神州可期,实则不然。若非如此,李存勖的江山又岂会那般容易灭亡?自古剑有双刃,骄兵悍将的问题不解决,军队既能除敌,也能害己;节度使、防御使、刺史权柄过重的问题不解决,中央不能得到集权,一旦地方作‘乱’,中央没有能力迅速平定,便会贻害无穷;而吏治不清,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朝廷赋税锐减,国库不足,何事可成?

李存勖不仅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倒行逆施,以至‘乱’象加剧,他的灭亡难道不是必然?天下又怎能期待他去安定?而李嗣源父子不说圆志向,要保证不走上庄宗老路,首先就得解决这些问题。

而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就决定了往后父子俩能走多远。

“老爹这些忧虑,这些时日以来,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深思。今日既然老爹问起,心中便已有底,我也说道一二,看能不能互有裨益。”李从璟正‘色’道。

李嗣源颇有期待,“你且说来。”

李从璟好整以暇,娓娓道来:“其一,骄兵悍将,此乃本朝最大祸患之一。骄兵悍将不除,则以下犯上,兵将作‘乱’之事不能绝,庄宗前车之鉴,不能不深为警惕。骄兵悍将之事,何以严重至斯?一者,将领权大;二者,士卒流氓成‘性’;三者,约束力不足;四者,上位者威压不够;五者,赏罚不明,恩威不行。”

“其二,地方权大,尤其是节度使总揽一地军政大权,已成国中之国。正因如此,一旦节度使稍微积攒实力,便能兴风作‘浪’,便敢以下犯上!权者,蚀骨之物也,良‘性’之沦丧、野心之滋长皆出自于此。地方权重,则中央疲弱。祸患之最,未尝有出其左右者。”

“其三,吏治不清。小人窃据高位,权重者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损公‘肥’己,官员争权夺利有余,恪尽职守不足,遑论以君王为重、以天下百姓为忧!地方官吏则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无尊无君。此风不除,朝政晦暗,山河无光,世态难正!”

“其四,农事难兴......”

“其五,文道不昌......”

“其六,财政困难......”

“其七......”

李从璟完全进入状态,已然忘记喝水,更没有歇气的意思,说完流弊之象,他紧接着开始说解决之法:“整顿骄兵悍将,需得恩威并重。对此象特别严重之军,既然不能用,留着有害无益,不如快刀斩‘乱’麻,杀之以绝后患;对有此象但未病入膏肓者,视其情况轻重,分别纠正;对此象稍轻或者未有此象者,奖励并重用之!”

“要削减节度使、地方官重权,此事譬若削藩,当寻得由头,渐进为之,不可急躁而上,而犯众怒,‘逼’众镇皆反。待时机成熟,厚待其将,厚恩其兵,厚养其家人,以殊荣、地位、钱财换其权......”

“......至于文道不昌,此事说来也不难。天下大‘乱’以来,科举半废,取士甚

状态提示: 章 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章 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3) 返回《十国帝王》目录下一页:章 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