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152章 蒙匪(2/5)

文/崔走召
核武皇帝 | 本章字数:1928   | 核武皇帝txt下载 | 核武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云虞之欢风水王吴劫李玄通刘婆子长腿校花的呻吟失贞姬妾缚中宠吴劫李通玄
牢牢占据上风,击毙蒙匪的数量很多,宋彪就没有调动太多的兵力随行,只带了本部的一个警卫连和两个侦察连作为卫兵,亲自前往兴安盟去见陶克陶胡。

在清代,兴安盟是一个特殊的辖区地带,长期归属盛京将军直接管辖,同时在行政上归黑龙江省,清代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在行政划分上完全不同于共和国时期,不是南北划分,而是东西划分,黑龙江省管东三省的西部,和内外蒙交界,吉林省管东北的中东部。

宋彪主持东三省之后,将兴安盟的行政管辖权完全划归黑龙江省,并且修建了一条从齐齐哈尔到兴安盟,再经白城查干浩特到长春的铁路,在长远的规划中,齐齐哈尔到兴安盟的铁路还会继续向前发展,一直到阜州、赤峰,这条铁路线就是宋彪计划中的大兴安岭铁路,将会联系着各个军垦局、军牧局,开发整个大兴安岭的林牧业。

当然,兴安盟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远东矿业总公司很早就在这里根据传统矿点进行勘探,发现了两个大规模的银矿和一个中型金矿,以及规模庞大的铅锌矿、铜矿和丰富的煤铁资源。

兴安盟本身具备极好的农林牧业条件,这里不仅有大规模的甜菜种植产业,也有大规模的新牧业和林业,通过和兴安盟军垦局的合作,远东财团在这里购置了大量的土地建设新城市,开设工厂,而铁路也在1908年4月份紧急修通,向外大规模的出口煤铁矿和木材,预计在1910年左右,这里将每年开采出四千吨的铜和超过三十吨的白银,以及数量更多的铅锌,这些都是军工业的重要基础,对东三省自然更为关键。

乘坐火车抵达兴安盟后,因为陶克陶胡还没有到,宋彪就乘着这个机会去附近的煤铁矿和铅锌银铜矿视察,此后也去了远东兴安盟粮食加工总厂视察,兴安盟粮食加工总厂是远东粮牧总公司的下属子企业,也是本地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通过和兴安盟军牧局联营合作的方式在本地开拓甜菜、大豆、玉米、土豆的深加工,用精加工之后的豆粨、菜叶等加工饲料,在本地也经营奶粉加工。

在兴安盟视察了两天后,陶克陶胡才只身带着几十名部下进入兴安盟军牧局的辖区,在军牧局巡防支队的押送下,抵达军牧局机关部和宋彪见面。

陶克陶胡一直被称作蒙古抗垦起义的领袖人物,这些年在蒙古民间的声望很高,这说明蒙古人整体都非常反感开垦,哪怕是宋彪这种以牧业为主体,并且大量聘用蒙古本地人的开垦方式。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特别是在清代,蒙古还是很看不起汉人的,僧王瞧不上曾国藩就是典型事件。

东三省目前的军牧局是比较多,在全三省总计有十四个,规模都比较大,和建设兵团的设置很相似,在地方拥有相当于直隶州一级的行政管辖权,面积则通常相当于一两个县,兴安盟相对而言就算是比较大的,总辖区在一百三十公里方圆。

相对于广袤的辖区,因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建设,兴安盟军牧局机关部就还算是比较简陋的军事营区,毕竟处于创业期,今年才刚开始有比较丰厚的利润和地方税收。

对陶克陶胡而言,兴安盟军牧局则又更是一个伤心地,据说他有一个儿子和两个亲戚就在这里被击毙。

听说陶克陶胡抵达后,宋彪还是很热情的安排了一桌酒席,并且邀请当地有一定知名,也是联系陶克陶胡的中间人——本地蒙古贵族庆林陪同。

庆林这个人比较特别,他和增韫的关系不错,所以从一开始就很支持兴安盟军牧局的工作,也转让了大片土地给军牧局,而宋彪则投桃报李,给他机会在兴安盟粮食加工总厂和银矿入股。

一直到了晚上,天色渐黑,陶克陶胡才在巡防支队的押送下抵达军部机关,在警卫营检查之后,他才被带入机关楼和宋彪见面。

兴安盟的面积太大,就算是骑马来去一番也要一整天的时间,宋彪和庆林早有预料,只是不知道陶克陶胡具体在什么时候才能抵达,两人就在机关会客室里闲谈。

宋彪和庆林实际上也是第一次见面,此前来往于他们之间的是东北新军垦牧处的蒋政源和吉林巡抚增韫,庆林的蒙古爵位是镇国公,比宋彪的一等公在级别上要高,可哪怕宋彪真是普通的大清国官僚,比如说曾国藩、李鸿章这样的人,两者的实际差别也是很大的。

何况宋彪在东三省手握着接近五十万的军队,在他面前,庆林显得非常安份和低微,这个人大约四十岁左右,年轻时曾在奉天书院就读,舍不得世袭贵族身份的他肯定不会放弃爵位参加科举考试,不过,他的汉学底蕴还是很深厚的,在宋彪面前谈了许多和荀子有关的经史之论,谦谦恭敬,颇有讨好之意。

两人这已经谈了几个小时,除了谈荀子,差不多也将兴安盟本地的情况、历史、趣事和这些年的抗垦起义都讨论了一番,陶克陶胡才姗姗来迟。

进了门,已经被收缴了武器的陶克陶胡立刻上前参拜,先拜庆林道:“郭尔罗斯前旗陶克陶给科尔沁右翼前旗主沁尔林格问安了。”

庆林点着头,感叹道:“你这能来就好,也算是给我面子了,赶快给中堂大人请安,中堂大人对咱们不差,一直想给咱们蒙人找新活计,不至于老守着祖业不知进取呢!”

陶克陶胡这个四十岁左右,只是常年风吹雨淋,看起来要比同年纪的庆林

状态提示: 第152章 蒙匪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152章 蒙匪(2/5) 返回《核武皇帝》目录下一页:第152章 蒙匪(2/5)(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