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14章 对决奥匈(3/3)

文/崔走召
核武皇帝 | 本章字数:1316   | 核武皇帝txt下载 | 核武皇帝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妖孽叔叔的乖侄女厄运缠身一生一世一双人长腿校花的呻吟重生之怨偶民国奋斗手册[重生]重生细水长流
沙皇退位之后的新政斧是否还会继续保持协约国条约,如果俄国不继续进攻德国,单靠英法,再加上中国也未必能结束战争。

特别是中国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从中东发起进攻的军事战略后,可能不等中国进攻到德国,德国就已经提前击败了英法联军,正是因此,美国才决定出战。

现在除了英法最为着急外,中美意其实都在观望俄国的态势,美国即便登陆欧洲之后也一直在等俄国的情况明朗化,此后才决定完全发力攻打德国。

由于俄国革命的爆发,俄军没有乘胜大规模推进到奥斯曼帝国,让中国独吞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疆域,这一点也完全超乎英法俄最初的设想,帝国陆军以协约国的集体名义占领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实施军事管制,大规模从奥斯曼帝国抽调和查抄物资,继续用于支持对奥匈帝国的作战。

此时的德奥海军基本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在黑海,一部分在亚德里亚海,但在这里基本都被法意海军消灭的差不多了,这对于帝国大规模在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地区登陆是个非常重要的好消息。

1917年7月,帝国陆军主力在阿尔巴尼亚地区汇合,联同在当地的法军和意军,一起进攻奥匈帝国,迅速向塞尔维亚推进。

此时的德国陆军正将大部分主力集中在西线战场,试图在美国大规模调兵参战之前逼迫俄国退出战争,在南线协助奥匈帝国的兵力不足,导致帝国远征军在塞尔维亚南部山区连续歼灭奥匈帝国的帝国国防军。

帝国远征军的大部分新编团还在奥斯曼,只集中了72万陆军,但都是精锐部队,而奥匈帝国投入的各民族部队和帝国国防军,加上保加利亚军的四个师,总兵力接近130万人。

即便如此,帝国远征军还是依靠更为精锐的作战实力和大胆的穿插战术,迅速的大获全胜,连续歼灭奥匈帝国陆军四十余万。

和英法德奥不同,帝国远征军以机动作战为主,并不强调对阵地争夺,不断采取绕道的大范围迂回进攻,直接切入敌军的后方,也经常采取强攻切断敌军阵地,从进攻转变成防守,在切断敌军之后用防守战和机枪阵迅速消耗敌军。

通过这种攻守战术的不断转换,以及大迂回的包抄战术,奥匈帝国陆军不断被帝国远征军围歼,超过三十万的部队在德逊河防线被合围,切断了所有补给。

不过,战争最害怕的除了敌人之外就是盟友,在帝国远征军一路进攻奥匈帝国的同时,意法联军在弗拉涅地区被保加利亚军队击溃,被迫后撤,导致帝国远征军的后路又即将被保加利亚军切断。

1917年9月,回撤到弗拉涅地区的帝国远征军击溃保加利亚军队,乘势进攻索菲亚,12月4曰攻占索菲亚,逼迫保加利亚退出战争。

1918年3月,帝国远征军在塞尔维亚军和意军的配合下,重新夺回贝尔格莱德,恢复了塞尔维亚王国,为正式全面进攻奥匈帝国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只是就在如此大好的局势之下,宋彪悄然乘船返回国内,指派段祺瑞为帝国远征军司令,实际指挥权由马尔托斯将军和陈其采等人领衔的远征军参谋部负责。

很显然,对中国而言,在欧洲的胜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除了占领伊拉克之外,帝国远征军并无其他真正的目标,此阶段不过是在履行协约责任,以及保护胜利果实。

从1918年开始,真正属于帝国陆军的战争才刚开始。

宋彪返回国内重新组织一场新的大规模战争,这一次,他将矛头直指苏俄,而帝国远征军的主力部队中的第一、第四步兵师也从奥斯曼帝国抽调回国。

[m.69kshu.cc 69书吧]


状态提示: 第214章 对决奥匈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214章 对决奥匈(3/3) 返回《核武皇帝》目录下一章:第215章 震旦(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