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1892第366章 战争背后(十四)(2/3)

文/为雨哭泣
华人1892 | 本章字数:1956   | 华人1892txt下载 | 华人1892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国士无双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九鼎大宋纯种吸血贵公主赝品太监三国之我是四弟大新宋
措和改变,金雨也是很清楚,时事在逼迫着人们改变啊!

“呵呵!我呀!平生做事全凭“三子”的态度: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世。以鬼子办事。我喜欢孔子的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何谓三人者,那就是人者见人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信仰道教,以老子的哲学思想处世;所谓鬼子者洋鬼子也,指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做事。上对得起天地,下无愧于民众和自己即可。现在的教学发展思路,争议很大,你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又有什么看法呢?”金雨笑笑。淡淡而语。

作为这所大学地创建者之一,谭嗣同根据国家和社会贤达所提供的经费和后勤上的保证,至于其它的则全部交给了学校里的教授们,根据自己的专业需要。构建自己的理想教学园地。

不过最近在报纸上关于大学的争论,好像越来越多了,这也是金雨、王栋李楠三人愿意看到的现象,也是金雨来这里和谭嗣同攀谈的原因。

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百花齐放满园。

儒家!在工业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逐渐在丢城失地,逐步沦陷,其统治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了,传统的儒家门生们着急了。

谭嗣同坦承:“帝国的教育事业,正是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莘莘学子都面临着选择,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可以选择,选什么专业,做什么事情和工作都可以,大家的选择实在是太多了。学而优则仕,是千百年来人们唯一的选择。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如今看来,很可笑!很具颠覆xìng啊!”

轿车的疾驰着。金雨认真的听着,不时点点头,自己怎么想不重要,这个时代的文人怎么想才是关键所在。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啊!很可笑啊!就算你再怎么卖命卖身。人家皇帝也不定怎么想你,用你时是忠臣。用不到你时就是谗臣,生与死,荣与辱,皆在帝王一念之间。官场仕路,就是个独木桥,千千万万的文人墨客都想往上挤,纵死无悔。可是又有几人才能挤上去!万中选一啊!”谭嗣同亦是感慨万千,微笑感叹。

“谭兄!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嘛!我们还能留下来什么呢?我信奉无为而无不为,这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汉代的无为而治和岐黄之术,是一种什么境界,我研究不深。但是我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无为而有为吗?一点都不是。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消极处世,而是在洞查万物作用规则的基础上,让万物和谐相处zì yóu发展,并且在必要时,随机改变或创造规律,让万物适从。人完全能够控制这个世界,前提是洞查世界的真谛。变革维新!就是要让国家和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教育事业也是如此,您认为呢?”金雨抛砖引玉道。

“金兄!现在理工学院太重视研究了,它的负面结果就是普通教育受到忽视。大学过分重视研究,在大学中已经喧宾夺主。教授们一心做研究,把教学看作是一个负担,不投入热情。学生们则重视研究而忽视其它。更重要的是学校规模的扩大,使师生地关系更加疏远,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人生指导,只是学了一些具体的技艺。有知无德、重利,将来难以承担领导社会之重任。要知道大学地目的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完整的人’。德国式的研究xìng教育腐蚀的是大学传统的人文价值啊!”谭嗣同担忧的说道。

“德国人严谨而务实,我们国人爱欺下瞒上,爱夸张,这我不否认,不夸大自己的功绩,谁能升官发财啊!是?但是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谭嗣同说出了自己担忧的重点。

“严谨务实也好,务虚也罢。虚虚实实,相互制衡,相互促进,才是正途嘛!你说目前存的问题,是过于重视技术研究而忽视了其它方面地教育,以至于现在的乌鲁木齐理工大学的理、工两院,已经变成了西北各家企业的技术研究室,而不是教育人的大学喽!是。”金雨笑道:“我听有人说过,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正应了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认知和选择的火焰!只有在自己学习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本质。理智考虑之后。做出的选择,大多数人才会无怨无悔自己的选择。是!如果硬是要逼这些人接受你强加给别人的选择,会是真心的吗?虚应故事,有意义吗?我汉族之人尚无所谓。但是,安禄山之爪之心,岂能不防。”金雨不无所指的说道。

胡人蛮夷,汉族人不防备是不可能的,五胡乱华,匈奴入侵,金人和蒙古人入关的屠戮。岂能不在心中横着一根刺啊!这可不是符合不符合民族融合不融合的历史大趋势了。这是汉族人本能的一种念头,一种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的本能。

中华帝国大学中几十所技术专科学院,而这些学校的教授也大多数为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正因为如此。整个大西北的大学现在带着浓重的德国研究xìng学校地味道。尤其是当西北各省的各个研究所,又和大西北的理、工科学院挂钩的前提下,现在的理工大学就像是一个由一群教授和专家带着数百或上千个研究组一样,而不是一所传播传统文化的大学了,这已经彻底的颠覆了传统文人的固有思维了。

只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止这种历史cháo流,不重理工大有亡国灭种的可能,逼着人们放开思想,接受新事物。而接

状态提示: 第366章 战争背后(十四)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366章 战争背后(十四)(2/3) 返回《华人1892》目录下一页:第366章 战争背后(十四)(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