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使命第十三章 心生不安(2/2)

文/而山
国家使命 | 本章字数:1332   | 国家使命txt下载 | 国家使命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万事如易我的北京姑娘
的进攻,民解武装重新围住了巴格达城。经过几个月的血战,002特混部队有了较大伤亡,三千人的部队,亡四百人,伤五百人,近三分之一的士兵丧失战斗力。十辆坦克也因缺少零件全部报废,为避免被它国获得王小虎下令肢解了十辆坦克,为此参谋长王永民还沉闷了好几在呢!

十二月底,人民军海军第一舰队为002特混部队送来了第一批军需物资,其中还增援来二千新军,但令王永民遗憾的是此次没有再为002特混部队送来坦克。另外,国内传来最新指示:国内大批量增兵中东地区不可能,人数的上限为五千人,因此,如因战争的需要需扩充部队,002特混部队政治部可适当从当地招募新兵,或租用雇佣军。

从这一指示中002特混部队无疑获得了一份自由扩大部队的特权,随即王小虎让肖勤仁政委向中国驻沙特大使馆、中国驻卡塔尔大使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及中国中东中心情报站发出通知,要求他们给予征兵配合。不久,三个大使馆的首席武官及中国中东中心情报站站长班库汇聚科威特城,商量在中东招募新兵及租用雇佣军的问题。

在中国对中东地区加强军事进攻的同时,在另一条战线,中国外交部也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营救中国被俘大使馆工作人员的活动,由中国中东中心情报站精心组织的几次秘密营救行动失败后,通过外交手段,政治性营救便成了中国政府营救被俘人员的主要手段。

中国外交部部长李圆环曾多次约见德国驻中国大使杨威尔先生,要求德国政府利用德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向相关国家施压,尽量想办法使中国被俘工作人员获释。根据中德两国达成的《中德友好关系协定》中的军事协作条文,德国政府竭力为之,他们陈兵奥地利边境,占领了奥地利北部边境的一小块地方,并作欲南下进攻奥斯曼帝国之势。

此时的德国如日中天强大无比,他们的咄咄逼人之势令奥斯曼帝国朝野上下震惊,帝国马上派出使者前往探悉德国人的意图。一番机密会晤之后,奥斯曼帝国同意向伊拉克当局施压令其无条件释放中国被俘工作人员。而德国政府则同意与奥斯曼帝国结成同盟,并支持奥斯曼帝国对奥地利南部的领土要求。德国政府还从中国得到好处,获得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装甲技术。

这一切,德国政府好像都是为了帮助中国,其实,这都是他们预谋已久的计划,占领奥地利的领土是他们对当年普法之战时奥地利人协助法国人的惩罚;而与奥斯曼帝国结盟,则是他们实施“对外扩张,瓜分世界”战略布局开始。

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也就在中国002特混部队与民解武装向伊拉克首府巴格达发动攻势之时,中国幸存下来的被俘大使馆工作人员三十多人被伊拉克当局无条件释放,石敬林大使亦完好无损地去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同时,中国002特混部队退出第二次巴格达战役,仅在外围担任警戒工作。

虽然中**队与奥斯曼帝**队在中东交战,但两个国家的政府均没有承认两国为交战双方,两国并没有中断双方的正常来往,两国的大使馆均还在对方的国土里展开正常的工作。不仅如此,即便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到伊政府当局的进攻,但中国政府也没有逮捕、驱逐、刁难伊拉克驻华大使馆等,这可能与民解组织有关吧!这种现象在世界外交界相当怪诞,也只有在中国人身上才能发生。

中国在伊拉克重新确立主导权,奥斯曼帝国还与中国有媾和的可能,从中国被俘人员无条件被释放一事上依稀还有德国人的身影,这一切令一些国家心生不安。

ap.


状态提示: 第十三章 心生不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十三章 心生不安(2/2) 返回《国家使命》目录下一章:第十四章 海上对峙(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