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第四章 征税难题(中)(2/3)

文/南宫草堂
回到清朝当大官 | 本章字数:1900   | 回到清朝当大官txt下载 | 回到清朝当大官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快穿女主真大佬末世鼠辈恶灵梦魇快穿反派:巅峰人生我的异界城主生活我,区区扎纸匠,你却让我办大案丧尸的救世日常
叫一驰过来,在一驰的肯定下,李序然下令将此人抓起来,说他要在大街上办案。这时司狱司的王大人说:“李大人,在大街上办案,有失官体,还是回衙门吧,”没等他说完,尘远说到“这里轮不到你说话”。那人便不敢言语了。

李序然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这时所有的人都静下来了,看着这位年轻的知府-----江都府最大的官是如何办案的。

尘远说到:“大家静一静,刚才我们发现一个逃犯张三,此人罪大恶极,刚被我们抓住,现在大人要审案。”

只见那个逃犯很张狂,说到:“我是有罪,但我还不是出来了吗?能奈我何?”这时王大人叫他住嘴,向他说了几句,那人便立马笑脸相迎的讨好知府大人,但李序然没有理会。

尘远说到:“如此放肆,按律该打”,说着看看李序然,李序然点点头。

顿时几个衙役一顿暴打,二十大板过后,那个人已经皮开肉腚,再也说不出话了。

这时李序然说到:“触犯我大清律例就该严惩,欺负老百姓的人更是不能姑息,这个人罪大恶极,相信在场的凡是善良的大清子民,平时想必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本官身为朝廷命官,惩恶扬善是我职责所在,不然还要这顶乌纱干什么?”.

“好,好……”,人群里有人喊道。

“为什么?因为朝廷与法度,官府有章程,任何人都不能置法度于不顾,其实大家都知道,今天聚集这么多人,是因为对这次加税有意见。但这也是朝廷的旨意,难道我们就能违抗吗?”,这时大家都安静了。

他接着说:“北方有外敌入侵,我们能不把他们赶出去吗?如果吃了败仗,我们的国家还能安宁吗,大家还能种地,做买卖吗?可是打仗需要银子,国库现在存银有限,这次加税只是临时的,打完仗后还像以前一样”。

这时,人群中有些骚动,他马上示意尘远叫他们安静。

他严肃的说道:“我知道大家都要养家糊口,日子过的不容易,如果确实有困难,大家可以说出来。

而且,我现在正在想办法,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向你们保证,我会在不违背朝廷旨意的前提下,重新调整征税方案,到时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希望大家不要互相观望,谁违背朝廷的法度就处罚谁”。

这时,他把乌纱帽脱下来拿在手上,“今天闹事的就不一一处罚了,但已经关进牢里的,绝不会不经调查就给放了,毕竟我现在是朝廷任命的四品知府,就是掉了顶戴花翎,也要捍卫朝廷的法度”。

最后,李序然对尘远说,把这个逃犯给我看好,你亲自把手两天,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说完他用马鞭狠狠的打了一下马屁股,衙役早已给他开了路,他策马返回知府衙门。

所有的人都没反应过来,直到尘远叫大家都散了散了,大伙这才反应过来,好多人说这个年轻的知府不简单啊,江都有救了之类的话,只有几个士绅还是不以为然。

但所有的人都在琢磨知府大人的那句话:“他在不违背旨意的前提下,调整赋税,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满意答复呢?”。

其实,这正是李序然的高明之处,今天围观的人,包括闹事的小喽喽大部分是普通百姓,他当场痛打恶霸逃犯,又摘顶戴宣誓,让所有的人都很钦佩。

这算是他第一次出现在江都百姓的面前,这样的形象为他以后的施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回到知府大院后,他下马准备回书房,突然一个熟悉的而又令人期盼的面孔出现在他面前,是的,梦盈回来了。

此刻,他真想上前抱着她,可是,这是不可能的,而梦盈是怎么想的,他却不知道,不过她看上去也很难掩饰其激动的心情。

但他们必须要回到当下的事务中,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命。

梦盈此次果然不虚此行,户部这次是铁了心要把税银收齐,刑部已经对抗命的人采取了一些措施。另外,朝廷也加紧查处腐败,皇上确实急了,哪怕是抄贪官的家也要挖出银子,吏部有一批人靠提拔官员中饱私囊,现在已经开始查了。

但朝廷为了大局,现在还没有大规模的开展,江陵县的那个远方亲戚估计不久就会被处罚。至于那个**娘娘——赵贵人,并不得皇上的**,而且**斗争很厉害,只要有把柄马上就会被别人抓住,**不能干政,尤其是当下谁也不敢搅这趟浑水。

接着,梦盈说到,走的时候我已经派人查过江都府其他富商大户了,刚才你没回来,他们先给我汇报了。

城东李家,买卖做的很大,东家的口碑也不错,李家由李路、李杰、李星、李涛四兄弟当家,他们为人很仗义,主要靠老字号的口碑和货物的质量做买卖,和其他富商不一样。我们可以以此为正面典型。

这些对于李序然来说,太重要了,现在他基本就可以下令开始了。

这时,他把一驰叫来,让他带人去南山的慈云庵找一个叫云秀的尼姑,务必把他带回来,一驰一向谨慎,自然知道轻重,便领命而去。

一驰走后,梦盈从袖筒里拿出一份信,他接过来一看,是刑部侍郎杨峰杨大人的亲笔信,听他们说,杨大人可以说是他的老师,当年在刑部的时候,杨侍郎确实帮了他不少忙。此时来信,必有要事。

果然,他看完信后,说了一句,天助我也。

状态提示: 第四章 征税难题(中)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章 征税难题(中)(2/3) 返回《回到清朝当大官》目录下一页:第四章 征税难题(中)(2/3)(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