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子第七十一章 略有小成(2/2)

文/日月清明
三国之董卓之子 | 本章字数:1245   | 三国之董卓之子txt下载 | 三国之董卓之子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机战之无限边境扼元满唐华彩抗战之烽火燃血废物皇子:为何要逼我做皇帝?万事如易
>

如今关中残破,难以养活太多的人,而这个高产的玉米若是能推广成功则西凉军的局面则可以大为改观,能有了立足关中,然后再争霸天下的本钱。困扰西凉军的最大问题就是粮草问题,若是无法解决,西凉军为了存活,只能是四处劫掠,势必滥杀无辜,伤及百姓,历史上的西凉军由于粮草不济,正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这个玉米就恰好是解决粮草问题的关键,有了它,就可以有了充足的粮草,西凉军没必要到处烧杀抢掠,滥杀无辜了,由此而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便有了持续发展的可能,就有了经略关中的希望。

贾诩作为天下智士,原本是对西凉军的未来充满担忧,料定西凉军恐怕不能长久因此,只求自保。现在,贾诩看出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看出了西凉军在董守业手上将有可能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对董守业的态度大大改观,由原来的得过且过,混吃等死的消极心态,转变过来,开始变得积极起来,想尽快地融入董守业的小团队。

这一点倒是董守业没有想到的,之前董守业为了收服这个东汉三国时期的著名老狐狸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想了无数的办法,都没有什么成效。没想到现在确实误打误撞,因为玉米这个东西,而使贾诩一举归心,让董守业也是喜出望外。

董守业见到贾诩对自己的态度转变,再联想到玉米的一些功能作用,以及自己推广玉米的目的、出发点,不难猜到贾诩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乱世之中,君择臣,臣亦择君。没有拿得出手的几把刷子,没有一些特别的优势,又凭什么能得到这些天下英才的效忠。

这时旁边的杜畿典韦等人,看着自家公子与军师二人你来我往地说了半天,典韦这个憨大个儿愣是什么都没听明白,只感觉到自家公子与军师的关系好像更好了。而杜畿这边却也是隐隐约约有点明白了,心中也是非常高兴,之前一直困扰自己的一些问题现在也是迎刃而解。

至此董守业历经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在自己的便宜老子董卓,以及便宜大姐夫李儒,便宜二姐夫牛辅等人的帮助下招揽英才,自己本身也是费了许多心思,不知都花费了多少脑细胞为代价,终于成功地将自己的奋斗班底组建成功,也可以说核心团队成员基本上到位了。现在董守业官拜东中郎将兼上军校尉,手握三万余众的大军,其中大部为西凉军中灰熊军精锐以及前西园军的精锐。以贾诩为军师,李傕为典军校尉,张辽为中军校尉,徐晃为下军校尉,张既为左校尉,杨奉为右校尉,华雄为助军左校尉,杜畿为助军左校尉。也算是重新搞出个西园八校尉出来,其中也是允文允武,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另有,著名的保镖头子,忠心护主的典韦作为亲卫将领。又有自己的便宜二姐夫牛辅与自己的关系颇好,西凉军的大将、汉末牛人徐荣也明确表示要服从自己的领导,而且是独当一面,以为呼应。现在的董守业可以说的上是兵强马壮,不可小觑。

现在的董守业可以说得上是意气风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自己麾下的实力也可以说得上是不逊于关东诸侯,甚至可以说的上是略有小成。

更让董守业感到底气十足的是自己的老子是董卓。董卓是一棵大树,比李刚厉害一万倍,能不底气十足吗?

关注官方微信(wap_),《三国之董卓之子》也可以在微信上看拉!


状态提示: 第七十一章 略有小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七十一章 略有小成(2/2) 返回《三国之董卓之子》目录下一章:第一章 风云再起(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