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顺治末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应(2/2)

文/幸福的小鱼
重生在顺治末年 | 本章字数:1347   | 重生在顺治末年txt下载 | 重生在顺治末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穿越之家有小夫郎寒门宠后非和平崛起重生之莫家嫡女重生之运气天神嫡女重生记嫡妃重生之倾世祸国
意见全都一致,有赞扬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都是整天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的世俗之人,不能指望着大家都都能拥有高风亮节,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谁都愿意占便宜,损失了利益难免会抱怨一下。不过,相对来讲,赞扬的还是占大多数。因为毕竟还是受益的人多。

少数服从多数,只要大多数人赞成就行。一小戳人反对根本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新的政策也就能顺利的施行。和平年代,平稳压倒一切,这是永远的主旋律。也不罔这段时间以来,康熙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谋划。自从被淑云说动的那天起,康熙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在一片赞扬声中,康熙从角落的一张桌子那站了起来,背着手,笑着走出了茶楼。李德全和一帮隐在一边的侍卫紧跟其后。一行人直奔香雪海而去。

最近一段时间,又是过年,又是忙于财税改革等政务,对淑云有些忽略。这一闲下来,还真是想的慌。还有被百姓们赞扬和肯定而生出的满足和自豪感,康熙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和淑云分享。

淑云此时也正在为财税改革的顺利推行而忙碌着,当然她是用的另一种方式。

因为早就知道改革内容,所以淑云事先就写好了几个小品段子。淑云深知宣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个通讯落后的时代。再好的政策,如果底下的人不能全心全意的执行,私下打着各自的小九九,那么也只能是“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再加上这时的百姓普遍没有文化,人云亦云。很容易被人误导。那么再好的德政,也会变成百姓眼中的害民之政。

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的。别说是当前,就是到了现代,这样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前文也曾经提到过:“我只能影响到北京周边地区”,毛主席这句抱怨,可不是和尼克松那句“我的影响力只限于白宫”之间你来我往的玩笑话。这是作为国家首脑无奈的自嘲。

中国又这么大,五个试点,天南海北互不相连。京城天子脚下,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当然不会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作怪了。可是其它四个地方:吉林还好一些,离京城不算太远,又是满人的老家,敢在那胡来的人不多。可广东,四川,尤其是商人和地主众多的江浙地区就不好说了。

只要利益足够大,再大的风险也会有人敢于挑战的。这一问题《资本论》里已经阐述的相当透彻了。

淑云手上的资源有限,最适合干这事的就是那些学生们。对此一帮接受了相对开明教育的半大孩子们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还是由德颜和勤诚负责组织,葫芦,就是勤陆。庄子上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还是喜欢叫这个聪明,懂事,体贴又勤奋的孩子——葫芦。他也主动请缨,淑云就让他给勤诚做助手。

这帮孩子都极有灵气,又不迂腐,选拔出演人员时表现的都很积极。小演员很快就选好了,没两天时间他们就练得像模像样的。

淑云看了一下,还真是不错。他们没有一味的照本宣科,有些地方还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淑云很满意,就让他们在庄子上给庄户们表演,当然医学院和工匠所的人也可以观看。

其实淑云并没有抱着让学生们外出表演的打算,这些不过是想要提醒康熙才做的。有些事不能老是由自己亲口说出来,该藏拙时还是藏着点的好。为了便于老康发现,淑云还特意把台子搭在了一进庄子就能看到的地方。

淑云估摸着康熙这两天也该来了。就是不想自己,这么多天没看到他的圆圆小宝贝他也受不了。

要说淑云对康熙还真是了解,人万岁爷这不就颠颠的过来了吗!

感谢书友,100422131356617赠送了礼物100起点币

感谢书友,110204170044457投了3张更新票


状态提示: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应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应(2/2) 返回《重生在顺治末年》目录下一章: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个小品引发的猜想(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