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下(三)(2/2)

文/深蓝2000
1926之崛起 | 本章字数:1256   | 1926之崛起txt下载 | 1926之崛起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路通道。

有兵就有地盘,有地盘就有钱粮,这是东北这些绿林出身的将领们深信不疑的法men。

前面说了,吉林省一共有8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现在已经有3个半旅被熙洽拉走,熙洽的腰杆顿时硬了起来。

不过,有兵还得有将,谁来带兵呢?熙洽自己军政一手抓,还要稳定后方,自然不能上前线。归顺的三个旅长倒是有资格带,不过当时胡匪纷起,三位旅长两位兼着镇守使,绥靖地方都来不及,更何况属下部队也是人心浮动,熙洽也不敢让他们离开原防区。几位投降的团长资历又太嫩。哪里去找一个既有能力又有资历,关键还愿意为他熙洽出力,敢于正面和张作相对抗的统帅呢?

思来想去,熙洽想到了一个人,谁啊?吉林军中有名的于大头.

于大头的大名叫作于琛澄。于琛澄资历很老,当初吉林省只编两个师的时候,一个师的师长是督军张作相,另一个师长就是于琛澄于大头,吉林军的不少军官都是他的老下级。

于大头为人很豪爽。尤其是于大头有钱,他家里开着九天十二德二十一家商号,结jiao朋友hua钱似流水,在军中人缘又好,黑道上也很吃得开。更重要的是,于大头因为牵扯进郭松龄反叛的事情,已经被张作相赶出了军队。对张作相视若仇人,让他来打张作相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果然,在熙洽的邀请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于大头,扔掉算盘重新穿上军装,当了熙洽的吉林省剿匪司令。在熙洽和于琛澄的经营下,以降兵为基干,再加上于琛澄依靠他和绿林的老关系收编的大批胡匪,熙洽终于拥有了一支自己的军队,一支他认为可以帮他“恢复大清”的军队。

当熙洽刚刚成立吉林长官公署,宣布“独立”时,为了安抚人心,他还特意向吉林大小官员表示,他这么做,仅仅是权益之计,时局一稳就会请张作相回吉林收回大权。但是随着他自己羽翼丰满,熙洽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咄咄

i人,再也不把张作相放在眼里,张学良这个后生就更不用提了。

在对熙洽最终失去幻想后,张作相才痛下决心,与熙洽划清界线。以诚允为代理省主席的吉林省政fu才在宾县成立。顿时,两个吉林省政fu南北相望,开始大唱对台戏。

其实和熙洽一样,诚允也是旗人,隶属正红旗。虽然诚允不像熙洽那样是黄带子的宗室贵胄,但诚允也算是八旗名men之后,瓜尔佳氏属于满洲八大姓之首。然而和熙洽不一样的是,诚允没把“光复大清”当回事。想当年,满清入关的时候,大喊满汉一家,等清帝退位了,遗老遗少们就要跟汉人划清界线,搞满**立,这算是怎么回事呢?所以,这位诚允就认准一个理,满汉即便不是一家,那也不是外人,日本人才是外敌。

诚允也算是个干才,很快就在在宾县搭起一个省政fu的架子,一切因陋就简,安抚地方,收税拨运,干得也算滴水不漏。然而,枪杆子里出政权,也只有枪杆子里才能保政权。没有足够的军力作后盾,诚允的省政fu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而此时,和熙洽相比,站在老督军张作相这边,愿意抵抗外敌入侵的吉林省驻军竟然还不如叛逆熙洽的军队多。更不要说,侵入吉林的还有数千日本关东军。

说到这里,恐怕有人要奇怪了。吉林省原有8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9个旅被熙洽拉走3个半,那好歹还有5个半旅啊,怎么投降的叛军竟然比没投降的还要多?

……


状态提示: 第五百七十九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下(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五百七十九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下(三)(2/2) 返回《1926之崛起》目录下一章:第五百八十章 抗战 东北 泥沙俱下(四)(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