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天下第一百零三章 :一个发现(2/2)

文/绝路V
宋扬天下 | 本章字数:1553   | 宋扬天下txt下载 | 宋扬天下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帝女策之江山半壁光荣使命1937一代倾城挽山河大明保安赵马踏天下三国之大汉逍遥王顶级兵王
大学府四位山长都商讨过了,这次‘春’耕,将从四大学府‘抽’调五万学子分派各地,一则是查看‘春’耕之事,一则是勘察各地地貌,为接下来兴修水利驰道作准备。;;;;;”书城令文彦博站起说道。

;;;;;;;在政事堂商讨‘春’耕之事时,赵顼只是简单地下诏,册封他的弟弟,那个当过伪帝的弟弟赵颢为皇太弟、摄政王。对储君的权限,赵顼作了规定。储君入职政事堂,成为政事堂成员,但不参与政事堂的任何表决,权力局限于一些必须皇室成员才能做的祭祀等事物,加上一个代表皇室监察百官的权力。

‘春’耕等一些象征‘性’的活动,赵顼是不想再参加了,政事堂的事情,赵顼也不想再管了。赵顼现在想的是,如何从大局上发展宋朝,确定宋朝的发展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头疼,一段时间分析,赵顼终于有了一点头绪。头疼了好几天之后,赵顼再次过上了上班般的规律生活,每天都在崇政殿工作四个时辰。只是,赵顼不再是处理政务,政事堂递来奏本除了前面三本比较重要的,赵顼要看一看之外,其它的都让李向安机械式地加盖‘玉’玺,发给政事堂。

赵顼想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只要不失去军队的效忠,那么皇位就不会出问题。等政事堂制度稳定下来,等赵顼确立的政治体制深入人心,那么就算不把持军队,皇位也稳如泰山。不考虑皇位的话,赵顼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这个皇帝可以什么都不懂,只要知道发展方向就可以了。

赵顼在政事堂所忙的事情,可以说是社会学研究,研究大宋的发展机制,或者说华夏文明的发展机制。赵顼最终明白,作为一个穿越者,指明方向也就够了。

很多事情,赵顼要做的本意并非是那样的,却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通过思索,找关联,赵顼终于找到了促进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赵顼仿照后世的银行制度和教育制度设立的柜枋体系和四大学府体系。正是这两个体系,为赵顼的一系列主张聚集了财力和人力。

赵顼待在崇政殿所做的事情,就是进一步完善这两个体系,继而带动大宋的发展。华夏文明,千年的文明发展所带来的是一种非常内向的文化,或者说这个文明缺少杀气。既没有自我毁灭的勇气,也没有毁灭别人的勇气。

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源也就在于中国地理生产环境的无比优越‘性’。世界上最大的两河流域,孕育了世界上最辉煌最庞大的文明。这个文明之所以能长期领先与世界诸国,根源就在于地理生产环境的无比优越‘性’。

河流定居时代,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河流定居时代能够通过生产力转变为社会财富自然资源就是冲积平原上‘肥’沃易垦的土地,这种土地也称为河流‘性’地理生产环境。古埃及位列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原因就是在于尼罗河谷地的地理生产环境的完整‘性’。整个谷地像两条绿带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定期被尼罗河灌溉,造就了金字塔的国度。

而其它三大文明,在河流‘性’地理生产环境的富饶完整上就要差很多。比如华夏文明,兴起于黄河流域,但那时的黄河支流众多,长江更严重,可以用水网密布来形容,山地与支流隔绝了文明内部的‘交’流,使得文明无法集中力量,减缓了文明发展的进程。所以,华夏文明夏商周三代,都是分封制的政治模式,直到大陆扩张时代,水利设施的建设,‘交’通手段的进步,才消除了各地方‘交’流。直到秦朝时,才像古埃及一般建立起大一统的军事**帝国。

而古埃及呢?在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的比较上,他就要差很多,因为除了尼罗河谷地之外,大部分的地区都是沙漠。其它三大文明也是一样,面积太小了,平原面积太小了。古巴比伦文明东西是大海,南北分别是阿拉伯沙漠和伊朗高原。在大陆扩张时代,其它三大文明也都因为缺少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的滋养,最后走向了衰弱。最后被亚文明地区兴起的古‘波’斯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所统治。

优越的大陆‘性’地理生产环境让中国长期领先于世界诸国,也让中国人失去了对外开拓的动力。

[,!]

q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三章 :一个发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一百零三章 :一个发现(2/2) 返回《宋扬天下》目录下一章:第一百零四章 :动力所在(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