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路第68章 科技汇总(2/2)

文/豆瓣兰
三国袁公路 | 本章字数:802   | 三国袁公路txt下载 | 三国袁公路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大唐风华路大唐第一狠人万事如易帝国第一驸马回望大明笑今朝1852铁血中华贞观贤王
全没有体现。袁术只得嘱托几个工匠慢慢在特制的青铜方块上慢慢雕刻出字体,以备后用。

除了这些技艺外,扬州的造船业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袁术一直没有忘记船对于多水地区的益处,所以一到扬州便组建了一帮常年造船的工匠,让他们试制海船。

对海船的制作,袁术就是门外汉,只知道电影中古船的大致模样,于是他便将记忆里的海船模样口述令人画下来,然后吩咐加上水密仓,便不再管。一股脑的把这件事仍给向朗,让他去监督,其余的经费粮食都是优先供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接连不断的失败,淹死了300来号水手后,终于有了一艘能在近海三十余里处航行的海船。这海船结构连接上上使用了钢钉与棕榈皮捆绑的方式,应付不大的海浪完全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遇见台风会怎么样。

海船船体长35米,宽4米,呈梭子形,共乘人员60人,袁术将之命为‘起点’号,意为征服大海的起点。

本来船上还能装几十号人,但因为这只是实验性质的船,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海试才能定型批量制造,所以袁术也没在上边配备武器,只是让造船厂仔细的记录每一个细节,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意图改进后再量产。

民生上的科技进步主要体现在制盐业上边。扬州会稽郡沿海因为离长江口比较远,海水盐含量也算可观,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也不错,适合晒盐,于是袁术便前往会稽与王朗细细讨论了这个问题。

经过两年的试晒,反复的摸索,总结成败后,会稽句章县盐场终于晒出了令袁术满意的海盐。这些海盐因为有了袁术提前叮嘱的投纯碱沉淀杂物,摒弃卤水残液后,色泽已经达到白色,只是容易结块,想是残留的其余物质还有一部分,好在就这个品质的盐在大汉已经是上等的。

有了句章的成功,会稽吴郡等地适宜晒盐的地方都开始出盐,扬州的盐价暴跌。大量的盐也给扬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然,盐价下跌引起的沿海煮盐人生活困难问题,袁术也做好了安置准备,至于其余的世家,两郡大世家都得了甜头支持袁术,他们也跳不起来。而私制食盐一事朝中有人的袁术岂会害怕这个?


状态提示: 第68章 科技汇总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8章 科技汇总(2/2) 返回《三国袁公路》目录下一章:第69章 董卓乱政(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