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门四姓第65章(2/2)

文/自自在在
穿越之一门四姓 | 本章字数:1202   | 穿越之一门四姓txt下载 | 穿越之一门四姓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绝代狂妃,腹黑王爷要定你狂帝的金牌宠后绝色毒医世子妃穿越随我心重生成神之路重生空间:丹色撩人重生之都市红颜
的都写的是“绵”,而非是“棉”。

实在是棉布这个东西太过普通和普及,他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这里的人,棉花种出来,光是去棉籽,也叫脱棉籽这一项就注定了棉纺织业发展不起来。

棉花脱籽才能用,这是棉纺织业基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

而据刘近南所说,目前脱棉籽基本就是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光是这项工作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而因为原棉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

自然无从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

而这个时代,对于棉花所谓的后续加工处理就是弹一弹。

但工具却实在有些不给力。

也有了弹棉弓,但做起来效率却很低,而且据沈伯谦自己盖的棉被的感觉,这棉花弹的实在是不咋地啊。

不够蓬松,也不够柔软,太浪费资源了。

至于说棉布?

那就更少了,因为棉花要纺成线本身就很困难,再织成布质量就更差。

上好的细棉布比绸缎还贵重,但却是有价无市。

而沈伯谦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古古怪怪的,但无论是刘老爷还是刘近南都觉得一定可是织出上好的棉布来。

沈伯谦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既然都做出来了,就用呗。

起码以后可以有纯棉内衣穿了。

不过!你怎么就那么手欠呢!先收了谭四江小七,现在又弄出这么一摊子来。

也不怕烦死.....

有钱难买早知道。

我也不过是想着刘家是做这个,摆这么一套东西在家里,既有趣又能表明身份。

所以就想着把当初参展的那套黄道婆的展品复制出来,顺带做些小房子什么的,弄一整套的纺织作坊的模型。

可现在,显然是弄巧成拙了。

算了,还是先老老实实介绍介绍这些东西吧。

“刘伯伯,这些东西你看看想了解哪个,我先跟您说说。”

“你就从头都说说吧,从脱棉籽那个开始。”

...您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好吧,我的坑我来填。

四个人沿着十几张方桌拼成的平台走动起来,沈伯谦也一一的介绍着每样东西的功用。

从脱棉籽的搅车开始。

接着就是改进的大弹弓,不但可以提高弹出来的棉花的质量,还能提速度;

然后就是刘近南一眼就看到的那辆纺车。

这可是黄道婆的得意之作——脚踏三锭棉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棉线,这为棉布的织就提供了基本的原料可能。

而且,考虑到现在用的纺车主要是用于纺制丝麻,沈伯谦特意介绍了三锭棉纺车的另一个特别之处。

脚踏纺车汉朝就有了,刘近南他们肯定见过。

但棉花与丝麻质地不同,纺棉时锭速受纤维充分牵伸条件的限制,脚踏轮径必须适应纺棉纱工艺的要求。

沈伯谦所做的这个黄道婆款的脚踏纺车就是从改小轮径着手,更加适合纺棉。

这个小窍门,若不是沈伯谦说,刘近南和刘老爷这两位专家根本看不出来。

这不由让他们对沈伯谦“这些都是从那本被烧掉的书上看来的”的借口多了一些认同。

毕竟,就算他再聪明,但对一个几乎没接触过纺车的人,怎么可能想到这么细节的东西?

除非是从书上看的。

这只有无数代人一点点儿琢磨,才能想到这么细的东西。

刘近南忍不住追问:“沈大哥,那本书上可还有什么纺制棉布的工艺?”

沈伯谦想了想,倒还真有。

当初为了参展,这些东西他可是背的滚瓜烂熟,相忘都忘不掉。


状态提示: 第65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65章(2/2) 返回《穿越之一门四姓》目录下一章:第66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