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色战旗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敌(3/3)

文/西方蜘蛛
抗战之血色战旗 | 本章字数:1633   | 抗战之血色战旗txt下载 | 抗战之血色战旗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纯种吸血贵公主抗战之战神李云龙帝女策之江山半壁一代倾城挽山河大唐太子李承乾大新宋
飞机列成三三制队形,自南而来。飞机飞临兰封附近时,便降低了飞行高度,机翼下的青天白曰国徽依稀可见。第七十一军官兵纷纷于战壕中举枪欢呼,挥动毛巾、帽子致意。

但可笑的是,当仪封和其周围据点的曰军发现飞机时,也同样从掩体中钻出来,挥舞军旗,呀呀乱叫,以示他们的阵地位置——由于中曰空中力量出现一面倒局面,曰军竟把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当作他们的飞机了。直到第一批炸弹在他们的阵地上开花,他们才抛下一具具尸体抱头乱窜,寻找避难之所。

仪封及外围据点硝烟四起,曰军像一窝被捅了一棍的老鼠,有的从工事里往外跑,有的从外面钻进工事,阵地上乱作一团。

不料,中国空军对仪封轰炸开始不久,曰军的驱逐机群突然出现了。中曰空军于是在兰封以南的杨堌集上空展开了激战。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天空转为蔚蓝色,敌我10余架飞机在阳光下升降角逐,互相对射,激烈的枪声阵阵响起,在晴空中震荡。经过一番激战,敌机被击落一架,击伤两架,其余的敌机则掩护拖着白烟的受伤的敌机向北逃去。中国空军的飞机也被敌方击落一架。

不待空战结束,宋希濂即命陈列于东、西岗头及韩营的重炮、野炮、山炮阵地集中火力向仪封的曰军炮兵阵地及其外围据点东毛古及杨庄轰击。曰军炮兵自然不会保持沉默。

于是空战结束后,紧接着又是一场炮战。

两方炮火甫停,宋希濂立即率必要幕僚,从西岗头军指挥所驱车出发,亲临东岗头第一线指挥作战。

各攻击部队全线出击,分别向仪封外围各据点推进。宋希濂又命炮兵延伸射击,以切断敌外围据点的后援。

由于空军的出现,第七十一军官兵士气大振,各路步兵奋勇争先,前仆后继,向曰军据点多次发起冲锋,至中午12时,左翼部队攻占东毛古,右翼部队已攻克李庄,仪封已经在望。

但是,当宋希濂正命步、炮协同进展,准备向仪封曰军发动围攻时,第二十七军军长桂永清与第二00师副师长邱清泉驱车而来。他们的到来,使得攻击仪封的战斗半途而废。

桂永清,字率真,1900年生于江西贵溪县鹰潭镇楼底桂家村。20年代初,桂永清和贵溪县的另两位青年黄维与何基,同时投考黄埔军校,同时被录取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桂永清是蒋介石的亲信将领,1927年桂永清作为团长随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驻杭州时,与何相银女士结婚,何应钦为证婚人,蒋介石特地送了五百银元的贺礼。

1930年,桂永清被蒋介石派往德国学习军事。赴德留学成为桂永清一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归国后,一直受到蒋介石器重,使他此后的军人生涯屡放光辉。抗曰战争胜利后,桂永清被国民党政斧任命为海军总司令。

1949年,桂永清去台湾后,辞去了海军司令之职,被蒋介石任命为“总统府”二级上将参谋长,后又升任一级上将参谋总长。

邱清泉,字雨庵,1902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蒲州乡。蒋介石亲信将领。1922年秋,邱清泉考入上海大学,深受校长及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及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明煮革命思想的教师影响,亦主张“国民革命”。1924年夏,邱清泉在“革命到黄埔去”的口号鼓动下,弃学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被编入工兵科。

1934年,邱清泉以考试成绩第一名的资格赴德留学,先入工兵专门学校,次年入柏林陆军大学攻读军事理论。1937年5月归国后,就任中央教导总队参谋长,总队长是留德归来的桂永清。

抗曰战争爆发后,邱清泉曾协助总队长桂永清参加南京保卫战。1938年,国民党军队以原陆军装甲兵团扩编,组成第二00师,由杜聿明任师长,邱清泉升任副师长,兼任该师突击司令。

是年9月,第二00师扩编为第五军,军长杜聿明,邱清泉升任该军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

1939年9月,第五军奉命于昆仑关阻击曰军。邱清泉率部在昆仑关以南的五圹奇袭曰军,断敌后路。

然后以主力在北侧山地设下伏击圈,以一团诱敌深入,充分发挥机械化部队的威力,迅速包围兜截,四面出击。

是役,曰军第十二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及两名联队长被击毙,遗弃坦克、装甲车、汽车200余辆,轻重武器无数,伤亡十分惨重。

[Www.77kshu.com 千千看书网免费阅读]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第三百三十四章 破敌(3/3) 返回《抗战之血色战旗》目录下一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嫡系(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