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三七四、遥望冰火两重天(二)(2/2)

文/圣者晨雷
明末风暴 | 本章字数:1472   | 明末风暴txt下载 | 明末风暴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无敌打印机抗日军魂1937侠骨柔情安天下大明流贼我的北京姑娘明王首辅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不同,这种四轮马车是为了虎卫后勤运输而设计的,因此增加了两大部件:一是转向轴,加了油脂的转向轴。使得马车的方向变动极为灵活;二是弹簧悬挂减震,这部件的出现。使得马车的舒适度极大提升。很快就随着新襄城市的扩大得到推广:每日都有定时的班车,穿行于街道之中,接送往来的工匠、市民。一部分高收入者,甚至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私人马车。比如说顾眉,她的马车便是花了足足三百两银子订购的。

这种需要。也让新襄多了两家新的工坊:新襄祺瑞马车工坊与新襄吉利马车工坊。

马车很快就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原来最初的新襄镇镇口,只不过现在这里已经被一幢新的建筑物所代替。作为新襄除了学堂外第二幢六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幢建筑的最初目的是市政公署。可俞国振十月回来后,立刻修改了它的目的。

“新襄学堂第一医院。”

宋思乙与顾眉赶到的时候,已经听到鞭炮齐响的声音,俞国威笑眯眯地和癸泉子一起,将盖在白底红漆大匾上的彩绸给解下来,露出这八个大字。

看着这八个大字。万时华嘟囔了一声。

无非又是学堂不教圣贤之道却和郎中铃医扯上关系之类的废话,宋应星又是一句话将他堵了回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相位有限,病人无限。”…。

“不过小弟看来,南海伯给这个医馆取名为新襄学堂第一医院,还有深意啊。”另一位调研员道。

“哦?”宋应星与万时华应声探问。

“南海伯对新襄学堂寄予厚望,学堂中只怕要开医科了,试想一下,今后能象如今培养工匠一般培养出成千上万的良医,天下病患还有何惧?”那位调研员大声赞赏。

就是万时华也忍不住连连点头,叹息道:“俞公宅心仁厚,心系民生,非普通勋贵可比拟!”

宋应星叹了口气,万时华这话完全是废话,俞国振的这个爵位可是亲冒矢石拼来的,这份家当是胼手胝足赚来的。为了搞调研,宋应星可是不只一次看到俞国振与老农一起犁田,与工匠一起使用水力机床,甚至亲自去学堂给那些学生们上实学课!据说如今新襄学堂里国学、物理、化学三科的课本,就是俞国振亲自编审的!

任何一项拿出来,都是惠泽万民的大功德,何况这么多!

“另外,南海伯给这医院命名为第一医院,诸位想过没有,有第一便有第二,有第二便有第三……终有一日,百姓就医,再不须求爷告娘,也不必担心为庸医所误矣!”

那调研员又说道,这话就有些乡愿,就算是这医院当中,也未必不会出现庸医。但至少一点,对百姓来说,是极大地方便了。

他们正议论间,就看到顾眉拉着宋思乙趾高气扬地走上了医院的台阶。宋思乙多少有些羞窘,因为在台阶之上,还有俞国振站着,他虽然将剪彩的事情推给了俞国威,但为了表示对这所医院的重视,还是亲自到了现场。

“南海伯,奴在此为南海伯贺了!”

顾眉曾经很谨小慎微,可到了新襄,也有一年多的时间,当她发现这里比起繁华的秦淮河畔要自由和宽容得多后,她性格中长期以来被压抑的东西勃发了。就是面对着俞国振,她也没有了过去的拘谨畏惧,而是敢于在公开场合向他说话了。

“多谢顾姑娘,今晚的节目准备得如何了?”俞国振微笑道。

“必不让南海伯失望就是!”顾眉自信满满地道。

俞国振笑着鼓励了两句,顾眉对于振奋新襄的民心士气、丰富市民生活,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让俞国振对她有些刮目相看。但话还没说几句,一个虎卫匆匆来到俞国振身边,凑上去说了两句话,俞国振神情一动,然后向癸泉子告了个罪,就匆匆离开了。

一直离开,俞国振也没有和宋思乙说过话,宋思乙扬了一下眉,神情中的一抹黯然,也唯有顾眉注意到了。

注:事实上喻嘉言是在1643年前提到免疫接种的案例的。

(继续求月票,小老虎一天加十几张月票,我一天只加几张啊~另外推荐一本历史类新书,《土佐之梦》作者周元祀的新作《北朝汉月》。)


状态提示: 三七四、遥望冰火两重天(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快捷键←)上一页:三七四、遥望冰火两重天(二)(2/2) 返回《明末风暴》目录下一章:三七五、遥望冰火两重天(三)(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