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官印第四百六四章、爱恨交织(2/3)

文/大话正点
红官印 | 本章字数:1947   | 红官印txt下载 | 红官印手机阅读
推荐阅读:民国奋斗手册[重生]帝女风华通灵帝后:邪帝,轻点撩重生细水长流一剑一酒一乾坤时光糖果屋惊世魔妃:废柴二小姐
>3月3日,江老四再次从大国县城乘小客车到仙桥,然后转乘火车潜入距大国县城60多公里的露水乡故技重演——他被县h局开除后曾经在那一带给人开车拉过木材,因此对露水周边环境包括对砬子河、高丽屯一带森林中木楞场情况非常熟悉,所以在凶残制造了“3。3”特大案件之后,他又再次在同一露水恣意制造了后来震惊茫茫林海的“3。16”特大qiáng_jiān、抢劫、杀害女出租车司机肖子鑫案件!

连作三案后,看到全县都被自己搅动起来了,人心慌慌,议论纷纷,尤其开出租车的女司机们都不敢出车了,警方大批人马日夜在露水奔忙,江老四在纵欲泄愤的同时,感到非常得意和高兴。

但长途流窜、异地作案,费时费力,有点“得不偿失”,跑一趟很“辛苦”,来回花销也大。

再说,警方正在露水加紧破案,因此第四起案子,他胆大妄为地有意选择了距离露水三十多公里,距离大国县城也三十多公里——两地之间的依林河镇作为侵害之地。

这样做,一为制造人们更大的恐慌,二为转移警方的视线。

对于依林河,江老四同样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也同样在没有饭吃的时候在此打过工。

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作案手法和作案目标。

“4。19”案和随后发生的“4。27”案,两案如出一辙!

都是案后制造出“熟人、同行、当地人”作案的假象——恩,这一点,实话说正跟后来肖子鑫、孙伟他们指挥侦破此案时的分析研究一样:第一、此人选择犯罪第一现场的路线和地点十分偏僻隐蔽,给人一种不是当地人不可能知道和作出如此选择的假象,正因为他在此打过工和开过车,因此他知道山上哪条道最合适最利于将侦查视线引入歧途,又有前三次成功的作案“经验”,对jiān_shā女出租车司机的“活儿”已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不用费太大的劲儿。

第二、女司机能够自动驾车进入以上那些偏僻的路线和地点,被jiān_shā后又衣着整齐,档部再给她放上非死者用的卫生纸,将领结和发卡女人干事时喜欢自己收起来的小物件放在她的衣袋里等等——这样的“细节”,一切基本就齐了,给人一种作案人必定是女司机的“熟人、情夫或丈夫”所为的假象。

第三、再加上第一现场多次有意留下果皮、梨核、酒瓶盖、火腿肠皮等物品,给人一种不是熟人作案且关系密切、作案人与被害人有不正当性关系,一般搭车人即使与女司机出现性行为又怎么会有这种现场的假象。

第四、所有四起(五起)案件发生性关系后,均不在途中公路、铁路边或第一现场弃车抛尸,而统统“送”回居民住宅区,难道一般外地作案人作案后还会有如此充足的时间和心情甘冒如此大的风险去做这一切吗?

完全有悖于生活本身的逻辑和常理,给人一种决不是流窜犯罪的假象!

第五、抛尸弃车的第二现场,又无一例外地将将出租车四门落锁、门窗紧闭、拉好手闸、车钥匙拔走,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作案人线索,给人一种同行人甚至是自己亲人作案(担心车丢失、细心保护)之假象……

可以说,江老四的良苦用心的确起了作用。

以上种种,前期侦破时的确让警方多走了不少弯路,在后来的警方调查中也确实查出了“3。3”、“3。16”等案被害人家庭关系紧张、矛盾大、社会交往复杂、群众评价不好等客观因素,尤其个别被害女司机生前与其他男人有暧昧性关系。

所有这一切,都使江老四成功地制造了一系列作案人就是“熟人、同行、当地人”作案的假象,从而也达到了其阴毒的犯罪目的,使办案人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侦查注意力集中和局限在案发地,即使曾经有人产生过流窜犯罪的疑问,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效果……

哈哈……江老四,这个又高又大又狡诈阴险的家伙却一直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窃窃冷笑。

四次、五次作案的顺利得手,使隐藏在江老四骨子里的犯罪因子发生恶性膨胀,他变得愈加狂妄,他决定下一步加大报复警方和女人的力度,甚至打算在下次qiáng_jiān、抢劫、杀人成功后,连人带车一起送到县公安局门前去,“演”一场更轰动的好戏,看警方如何办?!

他对警方的仇恨是刻骨的。1997年初,江老四刑满出狱。监狱生活没有使江老四脱胎换骨,却使他“改头换面”,学习到了不少“下三滥”干各种勾当的经验。没想到的是,从监狱一出来,才知道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完蛋了。

工作没了,老婆离了,就连后来处的那个女人也跟人跑了。这一打击是致命的,犹如当头一棒,几乎整个把他打懵了——罪遭了,工作丢了,饭碗子打了,名声也臭了。从这开始,江老四把一切仇恨和怨愤都记在了戴大盖帽的公安局和女人的头上!

曾经是解放军侦察兵的江老四也算彻底完成了他人生中从最可爱的人到社会渣子直至杀人狂魔的蜕变过程,开始了他职业犯罪的生涯。

两年期满,江老四事实上就变成了一个无职业、无正当身份的“黑人”。

后来的大量事实表明:这个流窜犯罪,表现得胆大枉为、公然犯罪、不计后果的家伙,案后既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性大,跳跃性强,犯罪的公然性、直接性、单一性非常明显,一般

状态提示: 第四百六四章、爱恨交织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快捷键←)上一页:第四百六四章、爱恨交织(2/3) 返回《红官印》目录下一页:第四百六四章、爱恨交织(2/3)(快捷键→)